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杨晗之

杨晗之

开博时间:2016-11-21 20:30:00

《科学画报》编辑

文章数
分享到:

人为什么会迷路?迷路时应该怎么办?

2015-06-23 13:48:00
  文/方陵生
  小鸟、大鼠、甚至仓鼠,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回家的路,为何人类却常常迷路?
  2009年12月7日下午,山东泰城某高校一名大学生沿泰山防火道爬山时迷路。搜救人员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搜救,终于将被困的大学生成功救出。近年来,在野外迷路的事件屡有发生,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迷路时那种无助的感觉。事实上,人类除了具有独特的语言能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智力,与其他动物比较起来,相当糟糕的导向能力也算是人类所独有的。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早在194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就观察到大鼠超凡的寻路本领。大鼠在迷宫中寻找食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堵住它们原本熟悉的路径,或者把它们移到一个新的起点,它们都能探索出新的路径,找到藏起来的食物。
  从那时起,人们陆续发现,还有很多动物天生不会迷路。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们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们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人类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那么,人类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步丧失了这种能力,还是这种能力尚处于“潜伏期”,等待着被释放出来?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些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
  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
  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而是通过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筑,我们也只是参照建筑,告诉我们该左转还是右转,全然不理会这些建筑的空间分布。
  也许,早期人也是通过几何学知识定义周围世界,判断方向的。但是,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脑袋里储存的经验越来越多,推理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人类逐步丧失了这种精确的导向能力,而是通过推理和经验,通过建筑和路牌,寻找回家的路。
  早期人大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居无定所。居住地相对空旷,周围世界几乎一成不变,要不就是沙漠,要不就是雪原,根本没有路,又何来的建筑?于是,他们通过推理和经验指引方向。比如,北极的因纽特人,他们生活在雪地,擅长发现周围世界中细微的不同,以此作为导向的线索。
  后来,世界被划分成国家、城市、地区、街道,有了公路,有了建筑,也有了路牌。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人们绘制出地图。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人们依赖各种工具为自己指引方向。
  但是,麻烦在于,与动物精确计算方向和距离的导向能力不同的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容易出错,从而完全迷失方向。就拿因纽特人来说,时髦的因纽特青年猎人开始使用GPS导向。一旦GPS出现故障,他们连续几天都找不到出路,最终陷入无助的困境,伤亡严重。
  但是,这种事情在老一辈的猎人中几乎从未发生。这可能由于老一辈人多从周围世界的细微线索出发,通过推理和经验,指引方向。不过,如果一场大雪掩埋了熟悉的线索,老一辈人也会一时迷路。不同的是,他们的推理和经验会帮助他们重新寻找线索,走出迷途。
  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我们或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精确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无论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
  假如迷路了,应该怎么办?
  应该这样做:
   试着按照来时的路返回
  ■ 爬上一座山或一棵树全方位地查看周围环境
  ■ 走一段路,停下脚步,留意身后的环境
   留心太阳的位置和建筑的位置
   随身携带GPS和几个指南针
   通过记住一些建筑记住路线
  ■ 原地不动,等待别人来救你
  不要这样做:
  ■ 惊慌——你可能错过或忘记重要标识
   换个方向走——你可能很难被救援人员找到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