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安全科学

“海啸预警系统”如何在地震时保障沿海地区安全?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当地时间22日清晨5点59分左右,位于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县海域发生了地震。日本气象厅报告的震级最初为里氏7.3级,后调整为7.4级。据悉,该震源距离于2011年因地震和海啸遭遇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约为10公里。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日本气象厅迅速发出海啸警报以及疏散指令。当地时间9点45分,日本当局解除海啸警报。到目前为止,观察到的最高的海啸高度为仙台港的1.4米。

  在2011年的地震中,日本气象厅在还没有完全做好测量的情况下就发出了海啸警报,这导致其低估了该次地震的威力以及随后的海啸。而这次,气象厅用的则是一套基于地震级数最大化的分析程序以及具备更新能力的警报系统,在第一时间就向沿海居民送去了较为精准的数据,并指引民众完成撤离。

  很多人或许会问:这个“海啸预警系统”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在地震时保障沿海地区居民们的安全呢?

  海啸预警系统是侦测海啸并警告以避免在海滨人员死亡的系统,包含两部份:一部分是侦测系统,另一部分是通讯系统和海边预警系统。在进一步了解“海啸预警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先来聊聊他的“中枢”——“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于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多国海啸预警系统。预警中心于1949年成立,并在1965年扩大参与国范围,中国在1983年加入。时至今日,共有包括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环绕太平洋的26个国家参与其中。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主要职能是收集太平洋海盆的地震波和海潮监测站探测到的信息,交换各国情报,评估能引发海啸的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在海啸来临时,日本气象厅所收集的部分原始数据及参考数据都来源于此,其中就包括:海啸传播到近岸各验潮站的时间、海啸波高度,以及大洋中海啸波传播时间图等等。

“海啸预警系统”如何在地震时保障沿海地区安全?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除了接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来的讯息外,日本气象厅还会通过本国的侦测系统去收集海啸情报,此系统主要依赖于遍布日本近海的“压力传感器”。当地震来临时,压力传感器会被触动,并且能够直接将地震信号传递到岸上。据了解,这一预警机制深受日本气象厅重视,近些年中该机制也在不断的完成改进与升级,力求提高海啸的预警速度与准确性。

“海啸预警系统”如何在地震时保障沿海地区安全?

  位于海面的探测器

  在了解过侦测机制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海啸预警系统”的另一个部分——通讯及预警机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在报道日本海啸的视频中有这样的画面:在广阔的海面上巨浪涌来,岸上尖锐的高音警报四起。其实这就是该系统的通讯机制之一。当侦测部门接收到了海啸信号后,会在最短时间内对海啸等级进行评估,一旦达到撤离标准,相关单位就会立即开启高音喇叭通知民众撤离。随后,信号会传递至广播电视机构,在广播电视声像中插播,进而提醒民众注意防范海啸。

  不过有专家表示,海啸预报与地震预报一样都是世界性难题。有时海啸源地与受灾地区同处一地,海啸波传播到岸边的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很难完成预警,从而危害严重。因此,要想彻底摸清地震与海啸的“脾气”,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数字科技馆 毕孝斌 综合中新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桂秋]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61130_481739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