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材料科学

【科学家精神】韩杰才院士:科学家要有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口述/韩杰才(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整理/李鹏 编辑/陈永杰 摄影/李鹏

  专家简介:

   
  韩杰才,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特别是航天航空新材料的有关研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永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都在说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想结合我身边的科学家和“哈工大精神”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将家国情怀融入血液中

  首先我讲一讲我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杜善义先生。杜先生1938年出生在大连,那个时候的东北还处在伪满洲国的统治之下。

  特殊的时期,总是会造就人们特殊的信念。杜善义先生就是如此,他比任何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赶紧强大起来。在那一代人痛苦的生存环境中,他小小年纪就知道鞭策自己,一定要多学知识,将来才能以科技拯救祖国于水火。

  能成大事者,一定是立长志的人。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撑,杜先生日以继夜地苦学,成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名列前茅。那时候,家里条件异常艰苦,基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供每个孩子读书了。但是杜善义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母亲,她的深明大义一直支持着幼小的杜善义不断奋进,她曾郑重地告诉杜善义:只要你愿意学,妈妈就是挨家挨户讨饭吃,也一定要把你供到大学毕业。

  杜先生的母亲几乎是举全家之力,艰难地支撑着杜善义的报国信念。1959年,杜善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自己的母亲,他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选读的专业就是钱学森先生亲自创建的近代力学系。

  力学系人才济济,云集了郭沫若、钱三强、华罗庚等大师。在他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杜善义不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学报国梦,而且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荡,视野也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拓宽。此时的他,就像一个生命力极强的鱼儿,得到了大海的热情拥抱。

  大学生涯中,杜先生几乎把每一天掰成两天过,努力学习力学知识,感受着大师身上磅礴的精神力量。几年后,他顺利毕业,然后一路北上到东北,在那片曾经孕育过他的土地上,投身到祖国的航天国防事业,在复合材料及结构力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杜先生他们这一代科学家,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人。他们在精神上承受着内忧外患的痛苦,家国情怀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中,他们对祖国有一种非常深沉的爱,所以他们通过奋发图强来报效祖国。

  我再举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就是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的报国情怀。

  2019年1月8日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让很多人认识了他们,为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和爱国情怀所感动

  毕业于哈工大的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正是他的坚持不懈,才取得现在的巨大成就。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件事情,没有人做成过,也不知能不能做成,你会不会选择去做?相信很多人不会选择去做。37年前,在面临这样的抉择时,刘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做,当时他的愿望就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的新体制雷达。经过团队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新体制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终于获得了突破。

  当初,刘先生的团队在获得这项研究的理论突破后,很多人觉得他们完全可以“见好就收”了。但是刘先生认为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国家真正需要的是有实际意义的实用化新体制雷达。于是,他又带领团队继续奋战。正是在他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关下,中国的新体制雷达终于从梦想成为现实,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我接着讲一下钱七虎院士,他60余年来一直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时代跨越。

  钱先生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才1岁多时,他就经历了南京大屠杀事件,随后的十几年一直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亲历过“枪林弹雨”岁月的钱先生,自幼就感受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紧迫感。这也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心中“科学救国”的信念根深蒂固的重要原因。

  弘扬和传承哈工大的“八百壮士”精神

  哈工大的前身是建于1920年、由前苏联创办的中俄工业学校。192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在动荡中,哈工大的发展也十分艰难。 1950年移交给中国政府时,学校仅有师生近700人,多数是前苏联侨民。当时苏联政府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苏联愿意派出专家支援学校建设。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中央汇报,建议接受苏方提议,很快得到首肯。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从苏联26所著名高校相继聘请了80多名专家来校工作,让学校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哈工大在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具有典型性的 “哈工大精神”,这还要从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

  壮士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理解为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他们是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当时他们几乎承担了全部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打下了哈工大人坚持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等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因此,这支队伍被哈工大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当时的他们从全国五湖四海汇聚到此,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共和国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已经是成为我们国家很多专业的创始人。

  对于“八百壮士”那一代人来说,国家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那时候的科研条件很艰苦,外国人总是小瞧我们,他们也经常说外国人搞不出来的东西,中国人不一定就搞不出来,这口气一定要争。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他们这代人当中是极为深刻的。

  我也讲一下我自己,我是四川巴中人,1966年出生,15岁时也就是1981年我考上了哈尔滨科技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习材料学专业。我来自贫困的山区,能够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走出山区,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哈工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也深深受到“八百壮士”精神的感染和鼓舞,当时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很差,要搞一些新材料的研究就要自己想办法、自己去创造条件。那会儿我要研究一个新材料,哈尔滨没有设备,我就背着材料去牡丹江的工厂里制作,做好了再拿回来分析,不行再去做,为了省钱和时间,每次都是坐整宿的火车硬座,这个经历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现在生活条件、科研条件比那时要好得多,就会更加珍惜。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当时明显感觉我们的科研水平比国外要落后,所以我们学习非常刻苦。那时候我们科研设备比较落后,看到人家的设备都很先进,就千方百计地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当时实验室里,去的最早走的最晚的就两个国家的人,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伊朗人,当时英国有一种说法:一个实验室,如果没有几个中国学者,科技产出肯定是不行。

  在这些年的材料科学研究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只有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材料学科是个基础学科,一些高端设备、装备的发展,都要依靠高性能的材料,如果材料跟不上,就很难达到相应的水平。

  科学家要有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搞科学研究,坚持很重要,很多时候,研究的道路上会充满着痛苦,但是我们同样会体会到水滴石穿的喜悦。我国十多亿人,假如每个人坚持做好一件事,成绩是不可限量的。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还要问问自己,如果你坚持了30年没有发表文章,没有成果出来,你还能不能坚持?

  现实中,我们的很多重大成果正是在这种坚持中取得的。

  比如曾经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激光通讯技术,在马晶、谭立英教授的带领下,团队30多年一直在干这个事情,他们从早期5000块钱的投入开始,从无到有,从高速到更高速,从低轨到高轨一个一个难关去突破。他们坚持30年就做这件事,保证了我们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国在这个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组建了小卫星技术研究团队,开始从事微小卫星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曹喜滨教授的带领下,小卫星从无到有,不断超越,使一颗又一颗小卫星遨游太空,目前国际上也有我们的地位和影响力。

  可以说,这些年哈工大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方面,形成了很多二十年磨一剑的现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研究,要沉下心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科研上,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很多时候,这种坚持往往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情怀能不能坚守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中国要强盛,还要继续大力发展。现在我们一定要下决心,一批批科研工作者一定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把众多“卡脖子”受制于人的问题解决掉,争当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从1840年到现在,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屈辱,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科技报国的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山河破碎的痛,受制于人的痛,是刻骨铭心的。但我们都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对国家深沉的爱,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站起来,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历史飞跃。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创造出科技奇迹,交出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北京科技报]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90813_921418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