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航空航天

从未停止的航天梦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从坐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到坐上飞船探索浩瀚宇宙,人类的飞天之梦从未停止过。从发射第一枚火箭、导弹,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再到“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在不断实现。而这一切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那些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们的经历与他们做的事儿。

  钱学森:我姓钱,但不爱钱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1934年钱学森以机械工程学院第一名的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一年后作为清华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学习。1936年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学习航空工程理论。1946年5月,钱学森以《超空气动力学及稀薄气体力学》一文,奠定了其作为美国理论空气动力学家的地位,麻省理工学院给予年仅35岁的钱学森终身教职。

  当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不过却遭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与监禁,直到1954年中美在瑞士举行日内瓦会谈,事情才出现了转机,钱学森终于结束了长达4年的监禁生活,于1955年9月回到中国。回国后,他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出任所长。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同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担任首任院长。此后,钱学森一直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从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到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的发射成功,再到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29年4月,他出生在辽宁省复县的老爷庙村,1942年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8年哈尔滨解放后,孙家栋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1950年恰逢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元宵节当晚,孙家栋便登上了前往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从此踏入了航天大门。在部队,孙家栋品学兼优,1951年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毕业时,孙家栋以每年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的“斯大林奖章”。

  1958年,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在从事导弹研制的9年里,孙家栋参加了东风一号、东风二号的技术攻关与发射任务,并担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1967年,经钱学森推荐,38岁的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对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设计和研制工程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卫星上天的任务。此后,孙家栋先后担任了我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我国通信卫星、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设计师的就有34颗,被称为“中国卫星之父”。2010年1月11日,孙家栋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希季: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

  从各式各样卫星的发射,到载人航天,再到将来的空间站,实现这些飞天梦想的翅膀是火箭。而王希季就是打造翅膀的众多科学家之一。他是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者、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任总设计师……他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8年秋,王希季刚读完高一,就报名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并被机械

  系录取。1947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正准备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立即决定回国为新中国建设服务。回国后,王希季先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之后又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并任力学工程系副主任。

  1958年11月,在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37岁的他承担起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尽管相关的技术资料缺乏,研制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不过王希季和同事们并没有气馁,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1960年2月,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成功。3年后,他们研制的探空火箭又携带40千克重的探测仪器飞上了130千米的高空。此后,王希季又相继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和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设计工作,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王希季说:“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有时候少数人坚持的往往是正确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欧阳自远:人类终究要走出地球

  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谁曾想人类真的实现了到远在38.44万千米以外的月球看一看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1935年,欧阳自远出生在江西吉安。他自幼聪明好学,抱着“唤醒沉睡的高山”的愿望,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勘探专业。1957年毕业以后,欧阳自远一直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工作。1976年3月,吉林地区发生了一次陨石雨,自此欧阳自远开始专心研究陨石,并写出了中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山之作——《天体化学》。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赠送了0.5克重的“阿波罗”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品。欧阳自远和同事们花了4个月进行全面解剖,最终把它的成分、年龄等全部弄清楚。不过这并不是研究的结束,而是欧阳自远登月梦想的开始。在接下来的25年里,欧阳自远都在为“探月工程”而努力,直到2004年,他的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综合立项报告终于获得审批。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成功绕月13天;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新的奔月轨道;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2019年1月,“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接下来,欧阳自远又开始投入到了“嫦娥五号”的工作准备中。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邱馨婵]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00107_936505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