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圈。
五一前夕,成都军区某集团军新建成多功能综合训练场,坦克兵、工程兵、防化兵、炮兵等10多个兵种分队同场展开训练。
据悉,这一大型训练场投入使用,使集团军部队训练场地保障实现了由单一兵种训练保障向多兵种训练保障、由分散型保障向集约型保障、由基于场地的传统保障向基于环境的信息化保障转变,大大提高了部队训练效益。
近年来,随着部队训练转变步伐的加快和信息化训练内容的增加,该集团军原有的训练场地已难以满足部队训练要求。
去年8月以来,该集团军投入1700多万元,依托所属装甲旅原有训练场地,按照“集约化设计、标准化建设、信息化整合、规范化管理”要求,建成了以军官训练中心、模拟训练中心、共同训练场、专业训练场为主体的大型多功能综合训练场。该训练场占地数千亩,不仅能同时保障20余个兵种的专业技术训练、营以下分队协同训练、战术演习和大规模比武竞赛活动,还能实施网络化、模拟化训练和对抗训练。大量先进的战场模拟系统和高科技软硬件的投入,使综合训练场具备指挥控制、视频监控、文电传输、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为部队提供了近似实战的信息化训练环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