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南京理工大学海星五号无人机成功试航

来源:新浪网

  8月24日组委会到达南京上海,分别对南京理工大学等参赛队展开了为时5天的跟踪拍摄。

  拍摄组的第一站是南京理工大学,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校方非常重视此次大赛,接到此次参赛邀请后,学校将此次参赛作为学校无人飞行器研究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契机,十分重视备赛工作,并由学校团委牵头,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统一协调,教务处、财务处等部门积极配合,电光学院、计算机学院、能动学院等相关学院协同参与,学校领导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南理工此次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参赛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海星五号”、“海鸥六号”两架无人飞行器。随后,摄制组一行来到无人飞行器工作室拍摄“海星五号”无人飞行器工作团队的工作情况,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校研制团队以及研制过程,并到仙林训练基地实地观看了“海星五号”飞行器的试航。在首次对外试航中,“海星五号”成功完成了此次竞赛的所有规定动作,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当天下午,组委会就我校“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参赛备赛情况对王晓锋校长进行了专访。采访中王校长谈到,无人飞行器研究,是近年来世界航空界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和技术集成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南京理工大学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我校航空航天相关学科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航空航天科技的探索研究,在飞行器研发等领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学校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王校长指出,我校将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优势,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我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力争在航空航天领域多出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王校长充分肯定了校方的参赛备赛工作,并对在炎炎夏日还坚持工作的参赛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校参赛团队能够在金秋九月的北京蓝天之上,留下辉煌壮丽的一笔。

  随后摄制组还对、南京天一、南京冉亚、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以及一位上海个人参赛选手进行了跟拍采访,同样预祝他们在比赛现场取得优异成绩。

  新闻来源:http://mil.news.sina.com.cn/s/2011-09-20/1011666204.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z]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