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俄媒体称中国将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替换轰6

来源:新浪网

资料图:解放军轰6轰炸机

  据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杂志2011年7月刊电子版报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改革军工系统,包括航空工业,坚持探索最为有效的模式,促进军工企业加速发展,使之达到世界水准。现在这一改革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企业完全能够自主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型作战飞机。

  俄刊称,在2008年之前,中国航空工业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整合成两大国有控股集团,即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由国家百分之百控股。中国一航主要负责研制和生产主力作战飞机、重型和中型运输机、民用飞机。中航二集团主要负责研制和生产教练战斗机、直升机、无人机和各种轻型飞机。两大航空集团还研制和生产航空发动机、航空部件、组件和零件。当时中国军事工业,包括航空工业的活动,主要由部级单位国防科工委负责,重点是筹划、组织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供应,制订中长期行业发展计划,起草军转民生产计划。自2003年起,相关职能移交国资委。2008年3月国防科工委改组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隶属工信部。

  俄刊称,在航空工业改革过程中,中国领导层要求尽可能地在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中创造竞争条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但是实际上,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只在民用产品市场上竞争,双方在军事装备领域负责不同的行业,而且时常还在航空装备零部件、组件生产上紧密协作。最后发现,这种改革并不彻底,暴露出一些缺陷。首先,两大集团同属一个行业,却有不同的分工和领导,最终导致终端产品生产过程复杂化。比如,运-7运输机使用的发动机由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生产,却要通过中航二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向部队供应;其次,负责航空装备研制和试验的多数科研所隶属中国一航,迫使中航二集团在自己产品的研发中借用中国一航的科研基地,造成资源分配效率较低;另外,人为分割成两大集团导致管理人员明显过剩;最后,中航两大集团在积极扩大民航装备研制和生产方面冲突明显,每个集团单独研制困难较大,必须发展和深化相互协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z]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