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解放军进行激烈对抗 神秘之师携第三代导弹参演

来源:新华网

原文配图:导弹发射。

  ■装备从第一代直接跨到第三代,在检验性实弹打靶中实现满堂彩,没想到在对抗演练中却掉链子

  ■信息化怎么“化”?面对全新领域的挑战,他们确立成体系建设、成建制联网、成规模运用的总目标

  战鹰呼啸,铁骑驰骋,信息奔流。

  歼击机、强击机、侦察机、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列阵苍穹;地空导弹、雷达、高炮、电子对抗分队摆兵戈壁。

  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红蓝”体系对抗演练在西北某地打响。参演部队之多、要素之全、环境之复杂,历史上鲜见。在连续8个演练日高强度的激烈对抗中,临时编入红方部队的南空地空导弹某旅两个营异军突起,战果突出。

  “他们到底啥来路,这么厉害?”演练结束,蓝方四处打听。

  阳春3月,记者走进南空地空导弹某旅,探寻他们制胜信息化演兵场的奥秘。

  装备可以花钱引进,但先进思想观念却是拿钱也买不到的。只有打破惯常思维,才能趟出掌握新装备的新路——

  “代差”挑战,主动寻求突破良机

  这是一场攻防之战。

  换装新型武器装备的第二年,该旅指挥班子率两个营赴西北某陌生地域参加实兵实装演练。刚一亮相,就引来兄弟部队一片羡慕的目光:“这么先进的导弹,那还不赢定了?!”

  这个旅的参演官兵也踌躇满志。武器装备实现第一代到第三代的跨越,换装当年形成战斗力,接着又在检验性实弹打靶中百发百中,新装备给部队带来了新气象,连同官兵的自信也节节攀升。

  对比攻防双方的武器“代差”,似乎不用对抗,胜负已判。然而,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对手从哪个方向来?飞什么航线?速度、高度是多少?直到正式演练前的最后一刻,指挥员还在反复询问,导演部却守口如瓶,对手更是讳莫如深。结果不难预料,这个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两枚新型导弹与目标擦肩而过。

  本以为能打个满堂彩,不曾想一拳打空,部队士气跌到谷底。也有不服气的:“对手的情况丝毫未知,这样的仗怎么打?”也有直叹气的:“还是老装备用起来熟门熟路,新装备是先进,但用起来不如老装备踏实顺手。”

  “战场上,敌人会不会告诉你要打你哪、怎么打?”“第一代武器装备与第三代武器装备,哪个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胜算大?”检讨会上,旅长叶松荣的质问掷地有声,很多人哑口无言。

  叶旅长是空军导弹学院毕业的科班生,第一批参加新装备改装,数次外出深造,是个地道的“导弹通”,对两代装备的优劣门儿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失利的最大教训,是思想僵化、训法落后。过去的对抗,是已知条件下的,对手的位置和进攻路线我们一清二楚。如今,我们身子跨越了装备‘门槛’,脑子还在门外,遇到未知条件就成了‘聋子’‘瞎子’。穿新鞋走老路,不摔跤才怪!”

  老路不通,新路何在?一场“机遇、使命、挑战”大讨论,在该旅迅速展开。装备可以引进,但新观念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只有打破惯常思维,才能趟出新路。他们叫响“勇于担当、勇于亮剑、勇于争先”的口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寻找突破良机。

  面对全新领域挑战,他们把需求论证作为信息化建设关键环节来抓——

  只争朝夕,构建信息化“快车道”

  信息化怎么“化”?面对全新领域的挑战,这个旅一时找不到理想的突破口。

  守株待兔,解决不了问题。既然是试点单位,自然要先行一步。旅党委在办公楼前挂起意见箱, 召集全旅营连主官和技术骨干开“诸葛亮会”,先后收集到上百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旅党委率队到驻地科研院所、知名公司学习观摩,马不停蹄地到兄弟单位取经。最终,他们围绕“紧贴需求搭平台,注重效益研软件,推动应用促转型”的建设理念,确立了“成体系建设、成建制联网、成规模运用”的总目标。

  聚焦作战、训练、保障和管理等方面,督促司政后装机关合作拟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旅长、政委带着全体常委逐字逐句推敲、逐个问题讨论,六易其稿,最终形成《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三年规划》。

  蓝图业已描绘,见效重在落实。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确保需求与设计、建设与运用的有机统一,旅党委一直把需求论证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

  综合网站群、协同办公系统等公共应用信息系统开始建设之前,他们发动全旅官兵全方位参与,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按照全员问卷—骨干研讨—集中审定的流程,确定软件开发方案;军事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之前,他们抽调机关各科、基层营连专业骨干组成需求论证小组,反复研讨功能需求、构建数学模型、设计软件界面。

  两年多来,他们先后撰写了21万字的《软件需求论证报告》,设计了1700余张界面样图,确定了7类23个部队急需、兵种特有的软件项目,否决了邮件服务器、电子签到软件等10余个重复投入、意义不大的项目。

  “全旅拧成一股绳!”谈起官兵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热情,旅参谋长包勇军说,“你管软件开发,他管实体建设,不管工作多难多累,大家坚定一个信念——又好又快完成。”

  如今,这个旅建成了主干千兆、用户百兆,光缆到连、终端到班排,可容纳1000个用户的内部局域网,构建起训练数据库,开发了军事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网上指挥对抗训练系统等7套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专业应用软件,实现了网上学习、网上训练、网上指挥对抗、网上考核、网上远程监控和技术支援,部队作战、训练、保障和管理全面驶上信息化“快车道”。

  万事成败,关键在人。无论是信息化装备,还是信息系统,都需要信息化人才来驾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enbg]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