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冲锋枪:PPsh-41冲锋枪

来源:人民网

  

PPSh41冲锋枪

  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汉译:波波沙冲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是二战名枪之一,它用于取代ППД系列冲锋枪。该枪经过1940年末至 1941年初的全面部队试验后,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 多万支。

  前苏联军队对于冲锋枪的需求始于1925年10月27日前苏联红军装备委员会的一份申请报告:“考虑到纳甘(Nagant)左轮手枪只是一种自卫武器,我们认为为中下层指挥官提供一种冲锋枪是必须的。”于是,前苏联红军开始寻求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武器。当时托卡列夫因设计TT33手枪和SVT38/40步枪而闻名,而且他也是第一位认识到冲锋枪价值的前苏联武器设计专家。至1927年,他已有了设计图纸。

  实际上,从1920午后期至1930年早期,前苏联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一直在试图设计一种合适的冲锋枪。由于当时冲锋枪还处于早期的发展时期,其军事使用价值人们还并不十分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鲁特斯基、科罗文、科里辛科恩和狄格特亚耶夫(Vasiliy Degtyarev)等都在设计冲锋枪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当时的试验各自暴露出一些缺点。1934年,狄格特亚耶夫为前苏军设计出第一支堪称成功的冲锋枪。

  1935年6月9日,狄格特亚耶夫的设计被采用,称为M1934 7.62mm狄格特亚耶夫冲锋枪,或简称PPD34。PPD中的D即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则为“Pistolet Puleinyot”的缩写,即俄文中“冲锋枪”的意思。PPD34的基本结构与德国的MP28II十分相似,运用自由后坐(自由枪机)原理,单发和连发火力的选择按钮位于扳机前方。

  枪管内瞠皆镀有铬,以防止过度磨损。子弹是装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弹鼓中,弹鼓上方有一段延伸体,用以装在枪上。弹鼓容量为71 发,结构与芬兰的“苏奥米”系列十分相似。71发的大容量对于士兵来说十分方便,因为重新装弹的次数大大降低。但弹鼓本身有些缺点,如易吃土,供弹口部位易变形等。

  除了弹鼓外,另有一种弧形直列式弹匣,不过比较罕见。然而PPD34并未被大量使用,从1934~1936年间共生产了67支。托卡列夫曾在日记中写道:“PPD从未受到很高的重视。”而后,1938年它的一种改进型又被采用,其基本结构除了散热的枪管护管外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该枪于1939年退役,并被贮存起来,不过在芬兰战役中仍有部分地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yutq]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