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我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备战”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江苏江阴6月3日电 题:“蛟龙”入深海 “笑傲”七千米——我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备战”记 。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罗沙、孙彬

图表: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潜向7000米深海 新华社记者 罗沙 孟丽静 编制

  3日,承载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向阳红09”船汽笛长鸣,缓缓驶离江苏江阴的苏南码头,即将奔赴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向人类历史上首个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发起挑战。

  人类极限的挑战

  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达1万多米。“向阳红09”船将经过大约一周航行,在这里开始7000米级海试。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000米级海试不管对深潜技术、配套保障还是潜航员素质都是极限挑战。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经过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的海试,今年将向7000米发起冲击。虽然深度只增加了2000米,但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却并不能用增加的深度来衡量,因为这是人类首次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无经验可循,而且最后阶段的困难往往最大。”刘心成说。

  7000米级海试将首先考验潜器密封性和抗压性。“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就是7000米,这次挑战极限下潜深度对整个潜器的性能都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深度增加2000米,压力就增加200个大气压,潜器抗压性和密封性将接受考验。

  刘心成介绍,深潜器的液压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情况如何同样值得关注。此外,“蛟龙”号7000米级深潜是重大高科技装备实验,每个环节都需要协调一致,因此母船各个岗位的人员都需要紧密配合,保证深潜海试顺利进行。同时,遇到紧急情况,地面指挥者要科学、果断地作出决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m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