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助推中欧航天合作

来源:新华网

  12月2日,在中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后,欧洲媒体在积极报道的同时,不忘提及“欧空局对能为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提供观测信号感到骄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航天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将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登陆月球的国家”,这是德国各大媒体在报道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消息时不约而同的感慨。在详细介绍了中国此次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相关情况之后,各大媒体还引用了欧空局官方网站的消息,积极报道了欧洲协助中国完成探月任务的情况。

  此前,欧空局对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均提供过支持和帮助。用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的话来说:欧空局是中国探月任务的一分子,而不是局外人。在嫦娥三号的任务中,双方的合作更进一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之后,欧空局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测控站开始任务信号采集,协助北京控制中心进行部分命令的上传,并为12月6日嫦娥3号进入月球轨道,以及12月14日的下降和着陆月球过程提供测控支持。

  在嫦娥三号降落和着陆月球过程中,欧空局将使用位于西班牙塞夫雷罗斯和澳大利亚新诺尔恰的直径35米的深空天线记录嫦娥3号的无线电信号,帮助中国重建着陆轨迹,为未来探测提供参考。着陆后,欧空局还将利用深空天线为中方提供delta-DOR定位测量服务,协助中国同行计算出高精度的着陆地点。

  对此,欧洲空间局载人航天与运营的主管托马斯·莱特说:“来自我们地面站和飞行动态团队的专业意见,以及世界各地的跟踪站网络所提供的尖端技术,正为中国这次登陆器及月球车前往月球的过程提供帮助,对此我感到非常骄傲。在未来探索行星、月球和小行星的过程中,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任务,像类似的国际合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好处。”

  近年来,中欧双方在和平利用空间的协定框架下,开展了多项实质性航天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例如中德双方在神舟八号飞船上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合作项目;中法开展中法天文、中法海洋等卫星工程合作;中英则签署了有关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协议,建立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欧双方还共同发表了包括空间与航天在内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

  随着中国太空计划有条不紊、近乎完美地向前推进,中欧在航天领域的互补性日渐凸显,互利合作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早在《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中国已明确表示,未来几年将重点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等八大领域积极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而对于欧盟而言,如果能够尽快解除已经过时的对华军售禁令,不再自缚手脚,毫无疑问将大大有助于中欧航天合作的深化。 (记者李山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刘芳宇

  新闻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12/05/c_125810400.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oy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