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 20131225 外媒关注我歼-10B战机量产
主持人 刚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刚强,近日根据外媒的报导说,在中国的一些军事网站上,出现了带有临时编号的歼-10B战斗机的照片,那这些照片与最早出现在2013年7月的歼-10B深产线的照片放在一起来看,普遍认为是歼-10B已经开始批量生产的一种信号,那有外媒进歼-10B量产的消息,成为是中国里程碑式的成就,那么歼-10B究竟是怎样的一款战机,为什么有评论说,它的性能不仅仅超过了美国的超级大黄蜂,更是比台风、阵风战斗机的性能还要领先,那么等待正式服役以后,歼-10B又将如何提升我军的战斗力,今天就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请来了本台特约评论员尹卓先生和杜文龙先生为得到作分析点评,欢迎两位。我们今天,前天我们说到所谓直-20新型通用直升机以后,今天又要看到了,这个歼-10B网上流传了很多相关的照片,两架临时编号为103和101这个歼-10B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很广,我们看到《简史防务周刊》有这样的报道,说歼-10B的量产也就意味着,中国一种里程碑式的成就,为什么外媒对歼-10B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
本台特约评论员 尹卓:它这这么说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是媒体稍微带一点夸张,我个人认为。所谓里程碑它是我们国家作战飞机,低型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一般有源相控阵雷达一般作为五代机至少是四代半飞机的,它的雷达的一个标配,就是如果你不配这样的配搭,你称不上这样的雷达,你成不上四代半飞机,或者是五代机。比如说F-22,像F-35,像歼-20,我们先用的情况,或者是今后的歼-31,一定是ESC的,也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主持人:歼-10A没有配备吗?
尹卓:歼-10A没有它是脉冲多普勒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一种比较传统形式的雷达,它的测程跟咱们原项的雷达距离相差比较大,比如说对一般的小目标,测程比如说,我们现在具体说个数据也不大方面。就是它对于我们很远程的中距离来说,它会有点影响。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可以简单的理解,尽管它从气动外形上歼-10A非常的相似,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有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了歼-10B的一个最明显得标志?
主持人:这是明显的标志之一,当然还有一个,那就是看它的进气道的地方,把过去的六根小棍取消了,它是进气道腹面层的一个隔板,是保证空气进入从机身进入到发动机里头,它是顺流进的,而不是稳流进来,稳流进来以后,它发动机会发生喘振,在做各种打动作的时候,它可能会发动力停产,而现在用的叫DSI技术,DSI技术是是美国和中国最早使用的。现在世界上使用的大概只有美国的一部分飞机,和我们中国的比如说歼-31用了,另外我们还有猎鹰飞机用了,它就不用这隔板了,省了几百公斤的重量,我们看起来鼓包,它是把稳流都滤掉了,进来的都是顺溜,所以发动机做各种大动作,高速到低速,低速到高速的时候,另外大过载的机动,不会产生喘振,这对它的飞行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看来在技术性能上也有一种提高。那么网上在普遍说,量产已经开始了,那么距离所谓的真正的量产和大规模的服役,还有多远?
专家观点:歼-10B雷达、隐身、弹药全面提升
本台特约评论员 杜文龙:都是一种猜测,从现在实验的频率来看呢,特别是网上暴光的频率看,现在的确很高。作为一款战斗机,系列发展型,在发展的时候,后续改进的就应该快速的跟进,何况歼-10这一款战机它平台很好,改进的空间也很大,所以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感觉应该离准备部队不是特别远。特别是刚才我们讲的几个值得关注的点,大家也都期盼这架飞机尽快的装备部队。因为这架飞机的确它在雷达隐身和弹药这几各方面,和原型机相比,也了巨大的提升,这个就是改进后的价值。有很多的网友很细心,它发现这个歼-10A和歼-10B相比,哪不一样,说前面的空速管没了,为什么没了呢?就印证了刚才尹老师讲的,可能是一种有源的象空速雷达,可能不依赖空速管来获得各方面的气动。另外一很多人比较数据,说空重B型和A型相比,它轻了一吨多,意味着它机身上的大量复合材料,已经使用,这个对于降低它的雷达反射面积有非常大的好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