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2014中国航展参展飞机将超120架 展商近700

  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通常称为珠海航展)将于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隆重举行,9月16日,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航展珠海执委会主任、珠海市长何宁卡介绍了相关情况。

  本届航展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协办,珠海航展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航展是我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逢双年在珠海举办、带飞行表演的综合性国际航空航天展览,属“国家行为”,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该展览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国际盛会,跻身于世界知名航展之列。今年是中国航展的十届华诞,也是中国航展的十八岁成年礼,为此,国家邮政局已批准在11月11日发行两枚国家级纪念邮票。

  本届航展的室内外展览面积、展览净面积、参展飞机和参展国家数量均超过往届,达到历史新高,航展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室内净面积比增7000㎡

  本届航展的招商招飞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参展国家及展商数量、展览净面积等均有新突破。本届航展主办单位增加至11家,其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首次加入主办单位,另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成为本届航展的协办单位。

  随着国内外展商参展面积进一步扩大,今年珠海航展中心兴建了一座11200㎡的4号固定展馆,以及近5000㎡的5号临时展馆,加上上届已搭建的1A、1B两个临时馆和新兴际华集团搭建的“移动展馆”,本届航展的展馆数量达到8个,室内展览净面积超过35000㎡,同比增加7000㎡,参展飞机数量超120架,国内外参展商近700家,其中境外展商比例达4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航空情”托举“中国梦”为主题,倾力打造8000余平米的3号馆——中国航空馆?梦立方,全面打造“AVIC制造”专区,围绕军机、民机、直升机、无人机、通用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产品主线,设立了军用航空产品、民用航空产品两大体系展区,通过大系统、系列化、集成化手段,营造声光电效果,全方位展示重点航空产品。

  随着中国航展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领先企业参展积极性高涨。目前,以波音、空客等为代表的所有航展“老客户”均确定参展,以韩国航空工业协会、香港航空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国家展团方面,美国国家展团、俄罗斯国家展团、法国国家展团今年的参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英国国家展团、加拿大国家展团也重返中国航展的舞台。

  航空航天展品精品荟萃

  今年是中国航展的十八岁“成年礼”,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届航展。本届航展展商及展品的结构、档次、质量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其中参展主办单位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大阵容参展,一批先进的军民用航空器及系列航天精品将亮相,其中不乏外界关注度极高的机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参展展品数量、质量,尤其是新参展的产品和系统,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新舟700全尺寸座舱段、3吨级直升机等在内数十余项整机及系统级展品为首次亮相。本届航展属于“中航制造”的参展真机将超过30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有望派出多个备受国内外瞩目的重量级飞机参加飞行表演。AC313民用直升机将进行示范性飞行表演及现场消防演练,歼-10、领世AG300、运12F、西锐SR22、小鹰500等飞机将进行飞行表演,静态展示的有翼龙Ⅰ、天翼Ⅰ等无人机、金雕系列超视距飞艇、新型运动飞机样机等飞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将以多种形式展示ARJ21和C919,其中即将交付的ARJ21-700将做静态展示和飞行表演,并邀请用户体验这一国产最新喷气式民机;德事隆、贝尔、西科斯基、湾流、庞巴迪、巴西航空等世界知名公务机展商以及行业领先企业也将悉数派出飞机参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m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