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航天703所热防护材料为飞机“黑匣子”穿上“防护服”

  近年来,频发的飞机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飞行安全的广泛关注。作为航空器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飞行参数记录仪,也就是飞机的“黑匣子”,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3所研制的热防护材料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的“黑匣子”,并已实现批产,于近日完成了首批400件的交付,为该型飞机维修和飞行试验数据记录保存提供了保障。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也就是失事时最不容易损坏的部位。在飞机坠毁时,黑匣子需要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烧蚀,才能保证飞行数据的安全。因而,必须对黑匣子进行热防护处理,703所从事的正是给黑匣子穿上安全“防护服”的工作。

  在研制阶段,该所通过绝热方案设计和仿真分析,进行涂层材料、纳米超级隔热材料、相变材料类型的选择和厚度的优化,最终使经过热防护处理的黑匣子在经历1100℃高温烧蚀60分钟后,其内嵌式芯片温度仍低于260℃,性能指标远远超过用户提出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负责人、703所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游少雄表示:“我们研制的热防护材料具有轻质、高效等一系列优点,不再需要像传统飞行参数记录仪那样通过增加金属壳体厚度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我们使金属壳体厚度由原来的12毫米减薄至8毫米,这一厚度的变化使飞行参数记录仪结构减重40%以上。”

  由于需要装备的飞机数量众多,目前,该所通过优化工艺,大幅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具备了月产300件的批产能力,预计今明两年将完成2000件黑匣子“防护服”的交付工作。(李艳 王春明 中国航天报 航天商务网编辑 航天科技网站)

  新闻来源: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6766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