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军事科技

解放军某步兵师培养1名无人机操作员至少5年

铁甲奔袭  刘 永摄

  ■ 落实战斗力标准需树立“硬标准”,不能凭经验、靠感觉

  ■“切”战斗力标准“苹果”,必须用体系化设计这把“刀”

  ■不能一味求快、搞“跨越发展”,工程化推进才能保质量

  引子 雪野上那道车辙

  寒冬,天山脚下,寂静雪野,飞鸟乍惊。

  地平线上,一骑铁甲以迅雷之势疾驰而来。寒风中,轰鸣声、电波声交错回荡,硝烟渐渐弥漫开来……某步兵师冬训“大幕”悄然拉开,实战化程度前所未有!

  这一幕,浓缩着这支红军部队的“血性”——昔日该师官兵战斗之英勇,毛泽东同志提笔称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时光荏苒,这一血性基因,如今已融入新一代官兵血液之中。

  这一幕,折射出这支红军部队的“灵性”——在当下实现强军目标的历史关头,他们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以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思路,科学落实战斗力标准,全方位提升了部队打仗能力。他们被总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师”。

  凝望远方,皑皑雪野上,留下了一道道车辙。这,是他们用勇气和智慧“趟”出的一条落实战斗力标准、打赢明天战争的路。

  ■落实战斗力标准,不能“各行其是”,不能“零打碎敲”。

  “抓得到底好不好,衡量需要有把‘硬尺子’”

  落实战斗力标准的“标准”是什么?

  这,可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

  这,也是该师推进战斗力标准落实之初遇到的问题。

  2014年夏,酷热戈壁,某团三连组织连队有史以来强度最大的野外训练——连续3昼夜,行程100多公里,全副武装,先后进行奔袭、伪装、夜间按图行进、实弹射击。

  3天下来,官兵个个脚上打满血泡,体力透支,训练伤直线上升。整整花了半个月,连队才缓过劲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