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建筑水利

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有何亮点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城市”。此次冬奥会计划使用25个场馆,这些场馆分布在三大赛区——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这三大赛区分别是什么样呢?都有哪些特点呢?
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有何亮点,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分别是什么样呢
  北京赛区:改造与转换
  北京赛区是冰上项目核心区,将承担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的比赛。在众多比赛场馆中,北京赛区的多个场馆由原有体育场改造而来,并且多个场馆都具备冬季、夏季项目场地转换功能。
  “水立方”改造转换为“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的比赛场地,在冬奥会期间承担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任务。怎么从水上运动场馆转变为冰上运动场馆呢?国家游泳中心进行了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多方面科研攻关和系统改造,在游泳池上架设了4条冰壶赛道,完成“水冰转换”。“水冰转换”让国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该转换体系的可行性也在2019年举办的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中得到了验证。
  冰球与篮球场地也能随时切换?五棵松体育中心可以同时举办冰球和篮球两种职业体育赛事,其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冬奥会期间,五棵松体育中心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在制冰方面,该场馆采用了节能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与传统制冰方法相比,二氧化碳制冰可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传送到场地下预埋的制冷盘管中进行热交换,可大量减少能耗。
  延庆赛区:建设难度最大
  延庆赛区主要承担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的比赛。该赛区海拔最高点达2198米,是3个赛区中建设难度最大的。
  建设之初,这里是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没有通信信号的山区;建设后,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拔地而起,点缀在延庆小海坨山苍翠葱郁的怀抱中。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主赛道全长约1.9千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在山体南坡上的雪车雪橇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是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中设计难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新建场馆。其赛道冰面温度易受各种气候因素影响,为此,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研发出赛道钢木组合结构遮阳棚系统,并在全赛道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设难度也极高。
  此外,延庆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赛区建设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建设工作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动土建设之前,建设团队提出在建设中采取原生态修复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影响。为此,他们特别做了动植物资源的摸底调查和保护工作,并在施工时采取“避让”原则和迁移保护。他们在施工现场内保留了100多棵大树,近地移植了1万多株珍稀植物,远地移植了2.4万株树木。
  张家口赛区: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张家口赛区由太子城高铁站、颁奖广场、冬奥村、云顶滑雪公园和古杨树场馆群构成,有4个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云顶滑雪公园,主要承担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雪上项目的比赛。该赛区的建设处处彰显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四周原本是一片荒山,随着竞赛场馆的建成,如今那里已是一片绿意盎然。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注重绿化工作,将原来的荒坡打造成了绿地,造林面积达1.39万亩。在绿化过程中,该赛区首次在山地造林中引入园林景观设计,进一步提升区域森林景观效果。此外,赛区中还新建了一座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回收存储融雪水和自然降水。这既保障了造雪用水需求,也推进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电力方面,此次冬奥会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张家口市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将“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该输电工程是世界上首个汇集和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储能、抽蓄等多种形态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为冬奥会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保障。
  张家口赛区的建设与运营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场馆既是比赛场地,又是群众运动场所。云顶滑雪公园赛后将继续作为比赛场地和大众滑雪健身场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后将建成国家训练基地,小跳台可作为儿童训练场地继续使用,顶峰俱乐部可用于大型会议和展览。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后将建成四季户外体育公园。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后除了继续作为比赛场地使用外,夏季也可作为山地自行车场地。冬奥村赛后将成为滑雪公寓,作为住宿接待中心接待滑雪爱好者。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猜你喜欢
©2011-2023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20218_1064821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