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秋季养猪谨防5种常见猪病

  猪链球菌病

  该病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物器是传染媒介。主要发生于体重10-30千克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振,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出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

  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肌注“新链胜”,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附红细胞体病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的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应激因素如饲管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治疗本病的药物有多种,主要以磺胺间甲氧嘧啶、三氮脒和土霉素等为主要治疗药物。

  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两种疾病都属于病毒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每隔2-3年就有一个发病循环,但是由于发病规律难以掌握,因此需要在进入秋季时主动对母猪注射疫苗。若一旦发病,成年猪可以采用口服药物,补充维生素,并注射抗生素,一般在药物治疗下5-7天可自行恢复。但是断奶的幼猪若一旦发病,则死亡率较高,无特效药物治疗。但必须对病猪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猪伪狂犬病

  该病常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不育。防治上应采取强制性免疫接种;后备种猪引进后应进行二次免疫,间隔为4周;怀孕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公猪则每年免疫2次;断奶仔猪8周、12周各免疫一次。

  猪肺疫

  该病体温升高达41℃-42℃,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耳腹部出现红色斑点,颈下、咽喉急剧肿大,触诊坚硬有热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泻,消瘦。防治上应定期注射猪肺疫疫苗,药物治疗可选用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抗菌素。

  新闻来源:http://www.agri.cn/kj/syjs/yzjs/201506/t20150615_4703559.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