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识别及防治

  从近几年套袋苹果发生问题看,不论套纸袋还是套塑膜袋的果,最普遍、最严重的是果面上发生黑点病。

  病症辨识

  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针状小黑点,黑点直径逐渐扩大,有的如芝麻大,有的像绿豆大。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口尝无苦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存期也不扩展蔓延,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黑点病;有些黑点分布在萼洼上部和果顶周围,胴部也有,黑点一发生就成较大的斑点,只为害皮层,口尝有苦味,也不会引起果肉溃烂,生长后期和贮存期黑斑扩大,并稍凹陷,此病为缺钙引起的痘斑病,严重时和苦痘病并发;有的浅褐色斑点,在果面上分布无规律,病斑较大时,病部溃烂,扩展快,会造成整果溃烂。病烂处口尝有甜味,此类为轮纹烂果病;有的果点粗大暴裂,呈黑点状,多是含铜、锰离子或乳剂类药物刺激所致。

  黑点病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雨季进入发病高峰。连阴天气、地势低洼、树势较旺、树冠郁闭、施氮肥多的果园,发病重。

  发病原因

  据最新研究鉴定,套袋苹果黑点病源是链格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黑点病的致病菌和苹果霉心病、斑点落叶病的致病菌基本一致。

  套袋果比不套袋果黑点病发病重是个普遍现象。黑点病的致病为半知菌亚门的弱寄生菌,一般不侵染果面。套袋果处在湿度大、透气差、温度高的条件下,易引起病菌侵染发病。不论是纸袋还是塑膜袋,下雨后袋内积水,不能较快排除,纸袋湿后长久不干,袋湿度过大,或袋的底角排水口未鼓开时,都会加重黑点病发生。

  防治措施

  套袋前能否正确用药,是套袋成败的关键。既然已知引起黑点病的病原是引起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病源,就应该用多抗霉素(或保丽安)、农抗120、菌立灭等特效药,在花后和套袋前连喷2—3次防治。要指出的是,喷克、大生等代森锰锌类保护性杀菌剂,喷晚了不行;甲基托布津等渗透性杀菌剂,对轮纹烂果病有效,对黑点病无效;波尔多液和其它一切含铜离子的杀菌剂套袋前都不宜使用,而且对黑点病无效;杀菌剂的药效期一般10天左右,套袋前喷药间隔期不要超过10天。脱袋后不要喷任何有毒有污染的药剂。

  新闻来源:http://www.agri.cn/kj/syjs/zzjs/201507/t20150702_4727361.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