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秋季黄鳝养殖的病害防控

  秋季也是鳝病高发期,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感冒

  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温度,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

  2.发烧

  因池水过浅、水温过高引发,病鳝焦躁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在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遮阳降温、加注新水。

  防治方法:①黄鳝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5毫升0.07%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②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100克大葱、50克食盐、15克桑叶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

  3.水霉病

  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的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

  防治方法:①可每立方米水体用3克甲基蓝兑水,全池泼洒;②也可按池水量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4.腐皮病

  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并感染内脏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可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鳝病灵,全池泼洒,连用3天;②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5.出血病

  病鳝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两侧不多,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①外用,每立方米水体用200~250克呋喃唑酮化水,全池泼洒;②内服,每5公斤鳝用1~2克呋喃唑酮拌蚌肉等投喂。采用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进行,同时要改善水质和保证环境卫生。

  6.肤霉病

  肤霉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伤口感染霉菌而致,伤口处长出棉絮状“白毛”,病鳝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5%食盐水浸洗鳝种后放养;②已发病的可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编辑:中国兴农网

  新闻来源:http://nykj.xn121.com/xnzs/yzl/1803827.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