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谈谈胡萝卜斑点病、软腐病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黑斑病

  1、症状识别:叶柄、茎上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黑褐色,内部淡褐色病斑,布满叶片后叶缘上卷,从下部枯黄。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分生孢子)。茎、花梗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此折断,种子不饱满,并带病菌。

  2、发生原因:由胡萝卜链格孢引起。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苗立枯。第二年新斑上长出的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

  3、发病条件:发病适温28℃左右,15℃以下或35℃以上不发病。南方在7、8月发病。缺肥、生长势弱发病加重。

  4、防治方法:①种子用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拌种后播种。②实行2年轮作。③增施基肥和追肥。 ④发病初期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斑点病

  胡萝卜斑点病是胡萝卜上常见病害,夏秋高温期时有流行。种株发病,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1、症状识别:叶、叶柄及茎上发病。嫩叶初生圆形或近圆形2~4毫米褐色病斑,扩大呈纺锤形或多角形,中央灰褐色,边缘稍隆起。潮湿时,正背面均有灰色霉。发生严重时病斑连结成片,从下部叶枯死。叶柄、茎部均产生褐色凹陷病斑。此病在病斑上生灰色老,可与黑斑病区别。在田间,往往与黑斑病混发。

  2、发生原因:由胡萝卜尾孢菌引起。病菌在种子内外、地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3、发病条件:夏季高温时期发生。前期缺肥干旱,植株生长弱,此后遇雨、大雾或排水不良等发病重。

  4、防治方法:与胡萝卜黑斑病同,见该项。

  三、软腐病

  胡萝卜软腐病又称腐烂病,是常见病害,南方发生多。种株发病重。

  1、症状识别:主要为害肉质根。田间慢性发病,先部分叶黄化后萎蔫。急性发病,则整株突然萎蔫青枯。检查病株,根茎部呈水浸状软化,肉质部变灰褐色软化腐烂,外溢汁液发恶臭。

  2、发生原因: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引起,与白菜软腐病同。

  3、发病条件:病菌从自然伤口、机械伤口、虫伤等处侵入。伤口往往是长期干旱后下大雨、遇暴风雨、中耕松土以及地下、地上害虫为害等造成。在夏秋高温多雨、排水不良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①实行与大田作物轮作2年,或水旱轮作。②高畦直播栽培,不宜过密,通风好,加强排水。③及早防治地上、地下害虫。④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⑤发现病株拔除处理。⑥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深性粉剂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丰灵200倍液,隔7~10天 1次,共喷2次。

  新闻来源:http://www.agri.cn/kj/syjs/zzjs/201601/t20160114_4985123.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lw]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