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水产养殖小贴士 黄颡鱼

  黄颡鱼为1年1次产卵型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龄(雌鱼比雄鱼早),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的习性。黄颡鱼的绝对怀卵量一般每尾在3500粒~6500粒,产出的卵为粘性卵,雄鱼的精巢呈花瓣状,在人工授精时很难挤出精液。黄颡鱼适宜的繁殖水温在20℃~28℃,受精卵在水温25℃~27℃时,需要2.5天~3天才能孵出仔鱼。

  池塘准备

  选择面积适宜,保水性好,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放鱼前抽干池水,整平池底,挖除过多淤泥,清除掉池边杂草,每亩用150千克~20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5天~7天后用200千克腐熟的粪肥作基肥,加水1.5米左右,7天~10天有较多浮游动物出现时即可放苗。

  苗种放养

  放养的规格为3厘米~3.5厘米。放养密度要适宜,密度过大时影响成鱼出现规格,易出现规格不一致情况,并易造成发病,产量也难以提高,提高了成本;密度过小,虽然能明显提高出池规格,但池塘得不到充分利用,产量也难以提高,同样也影响效益。据试验,每亩放养4000尾~6000尾较适宜。苗种下池前用每立方米10克~15克高锰酸钾或2.5%食盐水对鱼体消毒15分钟左右。

  饵料投喂

  黄颡鱼在小规格时有集群摄食的习性,鱼苗刚入池时进行驯食,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可以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和增加黄颡鱼摄食强度。黄颡鱼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饲养过程中要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含适宜蛋白量的全价人工饵料是保证黄颡鱼快速生长的措施),每3天~5天投喂部分鱼肉、螺蚌肉、动物下脚料等,补充黄颡鱼对动物蛋白所需。根据水温与天气情况以及鱼活动状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3%~7%。投喂时严格遵循“四定”的投喂原则。

  水质管理

  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有条件时池塘配备叶轮式增氧机,溶氧较低时开机增氧。调节水质,做到“肥、活、嫩、爽”。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定期进行水质测定分析。

  鱼病防治

  黄颡鱼在养成中定期投喂药饵及泼洒外用药物防病。做好日常管理,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各项记录。

  新闻来源:http://www.agri.cn/kj/syjs/yzjs/201603/t20160329_5074109.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lw]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