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蜈蚣疾病防治

  1.绿霉病

  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绿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步扩大;继而体表失去光泽,腹部下面出现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终因拒绝取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大,或池内残存的食物腐烂霉变所致。

  防治办法:(1)清除霉变的食物,喂新鲜的活食,保持好养殖池内的卫生,并进行消毒灭菌。(2)调节养殖池内的温湿度,保持通风散湿。(3)对发病的蜈蚣可用青霉素0.25克加水1千克喷雾消毒或加水饮用,直到病愈。

  2.腹胀病

  蜈蚣多在秋后阴雨低温时期患此病,多因多食和低温所致,病蜈蚣早期头部呈紫红色,毒钩全张,不食或少食,腹部胀大、行动迟缓、发病1周左右后死亡。

  防治方法:用食母生1克加水500克拌匀,让期吸吮,并提高饲养温度。隔日喂食,直至病愈。

  3.脱壳病

  由于蜈蚣栖息场所过于潮湿,使真菌在躯体寄生所引起。初期表现为不安躁动,来回爬动,后期再再为无力,行动滞缓,最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

  防治方法: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克,共研成细末加400克饲料拌匀,连喂多日,直至病愈。

  4.蚁害

  正在蜕皮或产卵孵化期的蜈蚣抵抗能力弱,此时进入后会群起而攻之。致使脱皮时的蜈蚣被咬死,或使孵化中的雌蜈蚣弃卵而逃。

  防治方法:(1)在养殖池周围挖一圈围沟,注入水,可有效防止蚂蚁进入。(2)可用骨头、糖类、水果或其它甜食把蚂蚁诱引后用开水烫死。

  5.流产

  孕蜈蚣多因为受到干扰、翻动、嘈杂或异物的直接刺激所致,因此在孕期应保持安静,更不能经常翻动。此外,还要防止老鼠吞食成虫、幼体和卵而造成危害。

  新闻来源:http://www.zgny.com.cn/ifm/tech/2011-10-5/128824.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z]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