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越冬期鱼种死亡补救施措

  鱼种越冬期间,特别在一些小型鱼池里,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其死亡原因分析与补救措施如下。

  死亡原因 鱼种小、体质差。在越冬时期,大多数鱼类一般都不怎么摄食,活动量也少,新陈代谢缓慢。主要以积存在鱼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来维持生命。特别是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

  越冬水体严重缺氧 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2)水体中因施肥、投饵以及鱼类代谢物积累,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太大。(3)野杂鱼太多或放养的鱼种密度过大引起缺氧。(4)生活或工厂污水流入水体,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5)土壤保水性能差,水位大量下降,水浅造成缺氧,鱼类活动空间减少。

  鱼体受伤 在拉网并塘时,由于操作欠佳,造成鱼体受伤或鳞片擦落;病菌入侵也易死亡。

  管理不善 未及时查看水体中的溶氧量,鱼种活动及水体变化等问题,或已发现不良状态没有及时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致使鱼种死亡。越冬池塘漏水、水位过浅或冰层过厚、冰雪覆盖,也会造成池水缺氧,鱼类窒息而死亡。

  注水或增氧不当 长时间盲目循环冲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温迅速下降,鱼类被冻晕冻死。(湖北农业网)

  新闻来源:http://www.zgny.com.cn/ifm/tech/2011-12-20/132887.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z]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