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大豆发酵成氨基酸叶面肥的方法

  众所周知,氨基酸叶面肥的市场售价很高,由于价格问题让很多农户望而却步。有没有方法让人们用便宜的氨基酸叶面肥呢?答案是肯定的。由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可将大豆粉发酵制作成氨基酸叶面肥。该叶面肥可被作物快速吸收,对多种作物均有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还有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小,操作也简单。

  用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将大豆粉发酵制作成氨基酸叶面肥(液态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发酵槽或摇床发酵,可以称为“洋方法”;另一种是利用水泥池或大缸,调好空气,温度、水分,进行人工堆积发酵的方法,可以称为“简易法”,也可称为“土方法”,土方法的使用范围更广。

  简易型堆积发酵法的操作流程简要说明如下:

  1、准备容器。首先准备好发酵所需的水泥池或大缸。

  2、准备原料。称量好发酵用大豆粉重量,并测定其含水量,一般含水量为12%。

  3、菌剂用量。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宝贝微生物发酵菌剂,一定要搅拌均匀,此过程可称为菌剂接种。

  4、物料加水。往接种完菌剂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糖醋水的制作方法:将5%的红糖水和3%米醋兑成所需加水量即可。),将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调到55-60%。调整方法:因含水率12%的100公斤大豆粉本身自带水分约12公斤,再外加48公斤的糖醋水,总计含水约50公斤。

  5、放置座菌。将调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时,这一过程可称为“座菌”。

  6、开始发酵。将自然放置的待发酵物料及时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积发酵。为确保通气,堆积厚度一般不超过50㎝为好,堆积完毕后,上面盖上纱布或塑料布,并注意做到保温、保湿、保洁。

  发酵开始后,7~10天的发酵温度应保持在20-25℃以上,累计发酵温度达300-400℃时,可翻倒一次,翻动后立即盖上覆盖物,促使其继续发酵,等到累计发酵温度达到600℃以上(20-25天),发酵料成块,臭味基本消失,可停止发酵,及时把发酵料翻动,晾干一天(含水量为40-45%);

  7、浸泡提取。将晾干后的发酵物料移到容器里,用5%红糖水浸泡,即可提取氨基酸水。浸泡比是1公斤大豆粉加5%红糖水5公斤,浸泡时间为5-15天,浸泡完毕(没臭味,液体呈深棕色),应及时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做好包装,在阴凉处保管即可。

  用大豆粉发酵而成的氨基酸肥,除了可作叶面肥,还可用作种肥、根肥等。

  新闻来源:http://www.zgny.com.cn/ifm/tech/2012-3-2/136172.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z]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