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科技致富有方法 周口市商水县葡萄种植产业化

  5月23日,周口市商水县朱集村村边,近千亩葡萄园生机盎然。

  63岁的李秀兰是正在忙碌的农民之一,她自家的葡萄每年能收入八千到一万元钱。“刚开始种时,也不会管理,后来在农业局技术人员指导下,村里人都学会了如何种植。家家也都富裕了,村里盖的楼也快封顶了。”在朱集村内,像李秀兰一样种植葡萄的还有200多户,如今,200多户人家全都通过种植葡萄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该村不但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还建起了新农村,270栋小洋楼正在村边建起。

  据了解,朱集村的葡萄是从2000年开始种植的,带头人便是该村村支书、全国劳模朱伟。村民石喜成说:“2000年,崔伟通过考察,发现该村适合种植日本提子"美人指"葡萄,便动员群众种植。但大家都没经验,不愿种。崔伟便利用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以每亩地每年500公斤小麦的价格租了500亩地开始种植。种植前4年的时候,几乎是年年赔钱,葡萄经常生病,种植人员也没经验。后来,在县市农业科技人员的指点下,崔伟和技术人员一起到外地考察,引进了避雨种植的方法。使得葡萄的种植逐渐走上了轨道,村民也逐渐富裕。”

  23日下午,在商水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刘启山说“2002年,县里看到朱集的情况后就要求农业局对其进行技术支持,从那时起,农业局开始抽调技术人员,每年都对该村的农民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同时,省农科院的专家和领导了解到朱集村葡萄园的发展后,也多次派专家现场考察,调研,对朱集葡萄园的发展给予物质、技术支持,正是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朱集村的葡萄园才由先前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近千亩,年产值由先前的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千万元。(第一农经网 王小波)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AgriNews/AgriNewsText.asp?Mdid=28719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oy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