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讯(记者申明)由于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落后、设施原始,我国粮食损失率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7月3日,在的201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如是说。
张天佐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包括干燥、储藏、保鲜等诸多环节;多年来,由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自行完成的比重超过农产品产量的一半,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下降。
“我国目前粮食产后损失率在8%到12%,每年因此损失的粮食超过500亿斤;蔬菜每年损失率更是超过20%,其中,叶菜类损失率超过30%,初步估计,每年我国只有60%到70%的蔬菜能得到有效利用。”张天佐表示。
为解决粮食损失浪费问题,财政部、农业部今年启动了一项产业初加工的惠民工程。今年将重点解决马铃薯储藏,蔬菜、水果保鲜以及一些烘干类产品的初加工设施和装备等问题。
科技部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吴飞鸣在大会致辞时指出,当前我国到了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根本措施推动农业发展,做好农业工业的关键时刻。“通过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本次峰会由首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合众资本、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联合主办,以解读一号文件,规划中国农业科技未来为主题,围绕农产品装备与加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与智能装备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中国科技网 申明)
责编:朱芙蓉
新闻来源: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7/07/content_491729.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chenb]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