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幼嫩的植株或撤梢供食,浙江等地也有取其嫩茎煮食或腌食,还有加工成霉苋杆的习惯。苋菜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在4~10月间供应,是盛夏淡季的主要叶菜之一。
(-)生物学特征特性
苋菜根系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厘米~150厘米,有分枝。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穗状花序,花小,花被膜质3片,雄蕊3枚,雌蓝柱头2~3个。跪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平均千粒重0.55克。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c~27c,20c以下生长缓慢,10c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苋菜生长期30~60天,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均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二)品种选择
1.苋菜按时色可分为四种
(l)红苋:如武汉、广州的红苋。
(2)白苋:如杭州、成都的白苋。
(3)青苋:如广州的绿苋。
(4)彩叶苋:如常州的彩叶苋、广州的花红苋、杭州的一点红。
2.苋菜按叶形分为尖叶和圆叶两种
(1)圆叶种:叶呈长卵圆形至阔卵圆形,先端钝圆,叶面常有皱纹,全缘,生长期50~60天,生长较慢,晚熟,产量高,品质柔嫩。如成都蛾蛾苋、重庆大红袍、上海红圆叶和白米苋、南京木耳苋、武汉红猪耳朵等。
(2)尖叶种:叶呈披外形,叶面稍皱,全缘,生长期40~50天,早熟。如成都剪刀苋、浙江一点红、南京秋不老、上海尖叶红米苋。
(三)栽培技术
l.栽培季节
江淮流域早春利用茄果类冷床或塑料大棚、小棚栽培,在2月播种,4月上中旬已有上市。露地栽培在4月上旬至8月随时可以播种,6月至10月可分批采收。一般春播早收的品质最好,夏秋高温时栽培品质稍差,也易先期抽薹,但可堵伏缺,解决夏秋淡季的叶菜供应。
2.整地播种
苋菜多数直播,也可移栽。因种子细小,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一般采用撒播,每亩用种子0.75公斤~l公斤。播种时为了均匀撒播,可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撒播,播后盖厩肥、草木炭。在早春为了提早出苗可用薄膜覆盖防寒。
3.田间管理 苋菜出苗后应及时除草、追肥,以后每周追肥一次,每次采收后施一次肥,共追5~6次。
苋菜生长期短,除少量单作外,春季种苋菜往往与布果类及瓜类蔬菜间套。即先将苋菜撒插于畦面,再上盖籽粪,待土壤干燥后,将布果类或瓜类蔬菜按预定的行株距定植。在田间管理中应随时注意苋菜的生长,以不妨碍茄果类或瓜类的生长为原则,尤其是在邻近茄果类或瓜类植株的四周应及早拔除。
(四)采收留种
一般苋菜在苗高10厘米~14厘米时开始采收。早春在播种以后40~50天就可采收,以后每隔7~10天选大株或密集处间拔,分2~3次收完。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收750公斤~1000公斤。如欲连续收获,可用剪刀取顶部嫩枝上市,留茎部2~3节供萌发再长,每次采收后施一次肥,以延长采收期。浙江绍兴、宁波等地,除间拔采收作鲜食外,让植株充分成长后,采收茎部制成霉觅杆或臭克杆食用。夏播苋菜易开花,生长期短,仅一个月左右收获期。
苋菜留种分春季留种和秋季留种,直播留种和移栽留种。春季直播留种,在4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开花时选留优良种株,经管理,8月份种子成熟。直播留种因年年有提前抽薹的趋势,故常州、宁波等地菜农都用移栽采种法留苋菜种子。秋季留种都用直播,在7月上旬播种,10月种子成熟。苋菜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及时收获脱粒、晒干贮藏。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收种子70公斤~100公斤。(四川农经网)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scientech/AppliedTechText.asp?Mdid=13675&IsEdit=no&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