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三北防护林工程34年成林2647万公顷

来源:新浪财经
  新华网太原8月27日电(记者陈炜伟、于文静)建设历时34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2012年至2020年的三北五期工程也经国家批复正式启动,规划投入规模逾900亿元。

  这是记者从27日在山西朔州召开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总结暨五期工程启动大会上了解到的。

  1978年启动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期限长达73年,分八期实施。规划力争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约15%。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会上介绍,自2001年开始历时10年的三北四期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790.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近4个百分点,是投资力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建设时期。

  据介绍,三北四期工程坚持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共营造防风固沙林158万公顷,期间三北地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扩展的趋势实现全面逆转。此外,三北四期工程共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150多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

  三北四期工程虽取得巨大成就,但三北地区仍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短缺、生态状况最脆弱的地区。据了解,三北地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43.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8.5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的83%和39%,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是三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

  根据国家批复的三北五期工程规划,到2020年,工程区需完成造林1647.3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98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2.27个百分点。与前四期工程相比,五期工程建设内容更加丰富,任务更加繁重。

  赵树丛表示,三北五期工程建设必须继续把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作为主攻方向,加强黄河、辽河、海河、滦河等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集中力量抓好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浑善达克等四大沙地治理,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减轻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新闻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hgjj/20120827/182212966848.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chenb]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