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大棚黄瓜降湿防病害

来源:新浪财经

  黄瓜病害的发生要求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如果大棚内湿度大,尤其是在黄瓜叶面结水滴的情况下,霜霉病、角斑病等病害发生迅速,如果要将棚内湿度降低到80%以下,并保持4个小时左右,则可抑制病害的发生。那么如何降低大棚湿度呢?

  1.选用无滴膜

  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棚膜表面的聚水量,克服膜内侧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能明显降低湿度,且透光性能好,透光率比一般农 膜 高1 0%~15%,有利于增温降湿。

  2.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面水蒸发和灌水次数,从而达到降低棚内湿度的目的。地膜覆盖一般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l℃左右。

  3.起垄栽培

  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快,湿度不易过高。

  4.合理浇水

  控制浇水量,切勿大水漫灌。低温天给棚菜浇水,要做到“五浇五不浇”,即浇晴不浇阴(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浇前不浇后(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水)、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不浇凉(浇水时要先在棚内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同时,要大力推广滴灌、膜下暗灌等灌水技术。

  5.改进施药方法

  低温天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要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如果采用喷雾法施药,要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药液量,防止棚内湿度过大。

  6.通风排湿

  通风是塑料大棚最基本的除湿方法。一天之内,通风排湿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因为这一时段棚内外湿度差别大,湿气比较容易排出,其他时段也要在保证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在大棚浇水后2~3天、叶面喷肥(药)后1~2天、阴雨(雪)天和日落前后加强通风排湿。

  7.中耕松土

  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切断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

  8.人工吸湿

  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可在行间撒一些稻草、麦秸、草木灰或细干土,也可在棚内空闲处堆放生石灰等吸湿。(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新闻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synyjs/20120507/163512006066.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chenb]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