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美丽兰田”形象内涵再提升 老典型村探索新发展思路

  10年前,因为一无钱财、二无村财、三无人才,南安康美镇兰田村曾被周边一带乡邻称为“烂田村”。从2004年开始,兰田村积极探索,依托“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平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日前来到兰田村发现,如今这里幼儿园、小学、村部和老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年村财收入突破了200万元,是2004年的100倍;村民人均现金收入也由当时的7000元增长到了1.7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发展典型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还荣膺农业部唯一一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创建的“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平台,正在大力向全省推广,已覆盖省内一半以上的村庄。

  “兰田村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的功劳。”谈及全村的变化,村党委书记潘春来介绍说,早在2004年发展伊始,兰田村就集思广益,在村这一级率先制订了《兰田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拉开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新农村建设序幕。“8年来,村里建起了学校、村部、道路、大桥和标准厂房,总投资超过6000万元。”潘春来认为,这都是全村人对照规划“按图索骥”的成果。

  潘春来告诉记者,当听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时,全村的党员干部情绪激昂。“大家都深信,在‘美丽中国’建设和泉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双重利好下,‘美丽兰田’将加速实现。”因着美好期许,兰田村立说立行,在11月中旬就召开了村民大会,征集意见,着手制订《兰田村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兰田村经济发展已经有基础,但形象和内涵还有很多不足。”说到今后的发展道路,潘春来总结,之前八年的发展,兰田考虑经济富裕这一“实用”因素较多,今后则将在此基础上,从“美丽”的角度出发,对兰田整体形象和内涵进行再提升。初步的计划是,立足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优势和乡村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村,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农业的融合促进,打造服务性、体验式、创意化的新型农村产业,同时大力提升村民素质,致力打造和谐乡村。“到时,你再来兰田,就不是看一圈就走了,而是人美、环境美、文化美,还有一系列科技含量丰富的农家乐,让人想住几天再走。”潘春来说。(泉州网-泉州晚报)

  编辑:孙灿芬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AgriNews/AgriNewsText.asp?Mdid=29826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