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商场内的三文鱼切片,很少有人真正见过活的三文鱼。11月20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山东省内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三文鱼就像孩子一样,不仅要喝恒低温海岸地下岩隙水,吃高蛋白饲料,而且它们情绪不好时还会使“脸色”,并且有洄游习性。养殖三文鱼不仅需要各项环境指标达标,还得模拟极昼极夜环境进行驯化。高技术养殖出来的三文鱼年产能达700吨,凭着鲜活的特点,在市场上可以和进口三文鱼叫板,价格要高出30%左右。
心情不好 三文鱼也会“摆臭脸”
11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烟台开发区大季家镇山后李家村,这里是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秘密养殖基地,在这个依山傍海的基地里面,养殖的就是被称为“冰海之皇”的挪威三文鱼。这种三文鱼生长于北极圈内,性情刚烈、攻击性强,并且终生游动,具有洄游的天性,每一个养殖环节都是对技术的挑战。
进入三文鱼养殖基地的车间,记者立刻感受到了一丝凉意,14℃的恒温条件虽然对人来说有些凉,但这是三文鱼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从水池旁往里看,记者发现满满一池的三文鱼逆时针不停游动,时不时的还会有几条鱼跃出水面,像是跟陌生人打个招呼。“别看水池只有94立方米,但里面一共养了1300条三文鱼,而且个头都很大。”江鑫博士说。
但是记者发现,虽然三文鱼看上去整齐划一地游动,但是这些鱼的肤色却深浅不一,江鑫笑着告诉记者:“三文鱼就像小孩一样,容易闹情绪还任性,它们愤怒、恐惧,或者不舒服时,皮肤会自动变成深颜色,这也是我们判断三文鱼状态的依据之一。”记者这才发现,不少深色的三文鱼明显活动不规律,还有不少三文鱼眼部受了伤,“情绪不好就脾气暴躁,去攻击其他的鱼或者撞墙,很容易把眼睛撞坏。”
“养殖三文鱼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以往的投饵方式都是用手,凭着经验或者感觉来喂食,达不到对饮食的精确控制,所以我们研制了投饵系统,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一个成果。”在江鑫博士介绍投饵系统时,记者恰好看到了投饵系统的工作情况,在鱼池正上方铺有轨道,饵料放在容器中,利用离心力原理均匀撒下饵料。这套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投饵系统却花了1年多的时间来研究。
“全程都是电脑操控,饵料数量多少,如何均匀投饵,这都需要很复杂的计算。”江鑫博士告诉记者,由于三文鱼具有超高的记忆,一旦饵料投放不均匀,三文鱼就会抢占饵料多的地方,这会直接影响三文鱼的成长,“由于三文鱼为肉食性鱼类,并且终生游动耗费能量较多,所以对人工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饲料中动物蛋白含量不低于50%,并需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记者了解到,2010年,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挪威引进了20万尾鱼苗,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养殖技术研发之路。第一步是选址,要解决好养殖三文鱼水源的问题。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殖技术专家于凯松经理介绍说:“我们之所以选择烟台开发区大季家镇作为成鱼的海水养殖基地,是因为这里满足了三文鱼基本的成长条件,我们需要从大季家镇植被丰富的海底抽取恒低温(12~15℃)的海岸地下岩隙水,这样才能保证它们正常生长。”
为什么一定要抽取海岸地下岩隙水来养殖呢?于凯松告诉记者:“大季家镇独特的岩石片层构造是地下海水天然的过滤系统,其丰富的滑石矿脉又具有抑菌效应,这正是三文鱼需要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深水环境打造到陆地上,小的方面说这是养殖技术的突破,大方面说这就是海洋生物进军大陆的开始。”记者了解到,这种封闭循环养殖系统在世界水产界已经兴起。
在车间内,记者发现每个水池中有很多不同的管道,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水池边的管道和池中心的管道,江鑫博士给记者详细介绍了三文鱼排泄物清理的整个流程:“这个系统学名叫做双排涡系统,简单理解就是清水引入和污水排出相结合的系统。”江鑫博士介绍说,池边管道引入清水,池中心的管道负责排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