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对发展养鹅业危害严重,各养殖户应采取措施,做好疫苗预防工作,确保养鹅业健康发展。

  一、临床症状  

  1、病鹅以呆立,拉稀,消瘦,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为特征的疾病。

  2、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 多数病鹅初期拉白色稀粪,中期拉白中带红稀粪,后期转拉绿色稀粪;病鹅精神不振,离群呆立,减食或不食,1~2天后出现瘫痪,有些病鹅从呼吸道发出“沽沽”声。

  3、发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部分鹅有头肿大,眼流泪,脚骨发紫,喙与掌部发紫等症状,多数在发病后3~5天死亡,也有少数急性发病鹅无明显症状而在1~2天内死亡。该病鸡、鸭也会发生。

  二、病理变化

  从食道末端至泄殖腔的整个消化道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病变。最具特征的消化道病变是在食道末端腺胃及与之相连的肌胃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极易剥离;呼吸道中的特征性病变是气管环出血,整个肺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颇似鹅曲霉病的病肺结节。

  三、防制措施

  1、平时应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对4~8周龄的仔鹅可全群喂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或在饲草中添加自制大蒜酊。

  2、在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及早接种疫苗,对已发病鹅群,要分病鹅和假定健康鹅区别对待,已发病鹅用蛋黄治疗,未发病鹅使用“鹅副粘病毒疫苗”紧急接种;10~14日龄雏鹅每只肌注0.3毫升,青年鹅每只肌注0.5毫升,大鹅每只肌注1毫升,或种鹅产蛋前20天时肌注0.5毫升/只,疫苗可在常温下避光保存,使用方便。免疫效果好。

  3、全场清除粪便、污物、彻底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处理。

  4、不要随便到外地引种,以防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好养殖网)

  编辑:吕爱民

  新闻来源:http://nykj.xn121.com/xnzs/yzl/1633363.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ngxc]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