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称,农产品“触网”可推进其品牌化,效益远高于传统销售模式,带领广大农民致富。
据悉,首个县级馆——遂昌馆集合浙江省遂昌县原生态农产品、旅游产品等特色商品。在馆内,中国各地的消费者可以将遂昌特色产品一“网”打尽。
据淘宝“特色中国”项目组组长姜建透露,继遂昌后,浙江金华将成为该省第二个县市级线上特色地方馆。而眼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等在内的多个省及其县市已陆续向淘宝抛出了橄榄枝。“我们希望利用各地独特的旅游及土特产资源,打造中国城市整体名片,即便是远离闹市的小镇也能拥有展现自己魅力的舞台。”胡晓云表示,相较于传统销售模式,农产品线上销售的优势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了产品品牌效应的建立和提升;二是最大限度开拓市场;三是免去高昂的实体店上架费,节约了成本。
“在中国,多数优良农产品的产地十分偏僻,农户不论在运输和销售等方面都是力单势薄。”她认为,中国农产品应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出多个时尚化、数字化的产品品牌,将“先有产品再找市场”的旧模式转变成“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新模式,让农户和消费者在线下形成互动,实时掌握网民的消费需求。
新疆阿克苏一位从事鲜果销售的网商告诉记者,90年代时,新疆当地的鲜果价格一公斤仅几元钱,“便宜,但没人买”。2009年之后,当地农户开始与部分网商建立合作关系,开启了网售鲜果、干货的新思路,如今鲜果的产地收购价一路飙升至20多元,最终市场价可达50—80元不等。
“现在,几乎全新疆的农户都在享受着电子商务带来的实惠。”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商称,位于新疆东南部的若羌县过去曾是有名的贫困县,自打当地农户把农产品“搬上网”后,眼下该县城家家户户不但年收入过万,还都开上了小轿车,实现了脱贫致富。
再看浙江,近几年其农产品线上销售也一直走在中国前列,涌现出如“忆江南”、“乾佑”、“艺福堂”等知名农产品网商品牌,产品涵盖山核桃、花草茶乃至当地旅游景点门票。
“过去人们提到贵州特产只会想到茅台酒,”姜建说,“通过淘宝‘特色中国’馆这一平台,如今贵州的绿茶、玉米、酸汤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正逐渐被万千网友所熟知,销售额也实现了翻番。”
他预计,到2013年底,淘宝“特色中国”馆将由现在的5个增至100个。
新闻来源: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2013/01-17/4496976.s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