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现代农业的“北京道路”值得参考

  科技部、农业部与北京市联合共建的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下文简称北京农科城),不是钢筋水泥打造的建筑形态的城市,而是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方法的集成。2010年北京农科城启动仪式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将“美、艺术、科技以及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构想,就是对北京农科城的一种形象化描述。前几天,万钢调研北京农科城,对几年的工作和尝试表示了肯定。在近三年的实践中,北京农科城的工作富有新意,卓有成效,六个方面尤为突出:

  一是以信息、金融两大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是以科技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典型模式。

  三是聚焦高端研发,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北京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四是布局专业化园区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实现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农民为骨干。

  五是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进农科城建设国际化,把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让优秀成果走出去。

  六是创新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现方式。北京农科城管委会、北京农科城投资管理委员会,以及北京农科城投资管理公司“三位一体”,以便结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凝聚科技和金融要素。

  目前北京农科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创新要素集聚和扩散双重作用非常明显。近三年北京农业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8.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北京农科城三年的实践也证明,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可以相融合,形成若干新型农业产业业态,这对于我国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而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北京农科城也取得突破——农业企业已经成为改造传统产业和研发的骨干力量。(科技日报)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AgriNews/AgriNewsText.asp?Mdid=3059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zhangxc]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