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江县特色水果建设基地,成片的火龙果长势良好。
春分时节来到元江,火辣辣的太阳让人感觉仿佛盛夏。来到占地约1500亩的元江县盛邦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成片的火龙果在阳光下显得愈发茁壮。“今年全县种了万余亩的火龙果,靠元江独特的热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就能创造出巨大的效益!”元江县农业局局长杨连松说。
近年来,元江县充分利用热区资源条件,狠抓产业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围绕“山区一棵烟、两棵树,坝区一特色”的农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离省城昆明最近热区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建设粮食、烤烟、花卉、畜牧、林果、热区生物六大产业,实施优质烤烟基地、蔗糖基地、林果基地等五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打牢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要把元江建设成为美丽的大花果园,我们有条件,更有信心!”回想起3月初市委书记张祖林到元江调研时的情景,让杨连松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花果园”的提法。身处盛邦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现场,他说这一片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公司负责技术和市场信息指导,带动了澧江街道周边漫林、大水平、龙潭等多个村组近2000户农户种植,实现每户增收2000多元。
2013年,元江县将种植甘蔗、青枣、芒果、香蕉、火龙果等热区水果118800亩,产量达17万余吨,产值近67924万元;种植热带花卉、芦荟、茉莉花30000亩,实现农业产值26700万元。如何更好地发挥热区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元江县从上至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成立优势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更是把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项目来抓。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投融资体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等,认真搞好市场信息发布和送户“两个服务”,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培育龙头企业,拓宽发展渠道,确保热区特色产业能发展、有出路、卖得好。
在建立专业化集团公司,加强经营联合的基础上,元江县不断提高产品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增强开拓市场能力。建立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出口创汇体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生产、商品化处理和出口一体化经营;通过“绿色营销”模式,以优质、名牌产品赢得市场信誉进超市,提高经济效益;开辟运销“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构建区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元江县还将实施基地示范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农科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的推广等“十大科技措施”,真正把元江建成一个美丽的“大花果园”,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玉溪日报 夏娜)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AgriNews/AgriNewsText.asp?Mdid=3063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