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鸭软腿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新浪网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各年龄段鸭均可发生,一般以冬季或春季的初产蛋鸭多发,肉用种鸭在限饲过程中,发生比较普遍。患病鸭轻者产蛋量较少,发育迟缓,重者死亡。

  1、发病原因。

  场地潮湿、鸭舍通风较差,尤其是舍饲时,阳光照射少,运动不足,饲养密度过大以及拥挤等原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日粮营养不全,特别是钙磷缺乏及比例失调,或维生素D缺乏,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锌缺乏,也会引起跗关节肿大,骨骼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导致软腿病的发生。

  细菌性疾病,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滑膜炎以及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畸形,是软腿病发生的又一原因留种时公母比例失调,公鸭过多,相互啄斗,极易造成腿瘫,母鸭也会因不堪重负而发生腿瘫,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体型较小的母鸭。

  日常管理中操作粗暴,抓鸭,接种疫苗,称重,大群应激时易造成鸭相互践踏以及外伤或跗关节受伤。

  2、临床表现。

  两腿关节肿大、变形,走动无力、困难,不能站立,走得过急或过快时易摔倒,严重时常以跗关节或靠两翼支撑着地,终至瘫痪。产蛋鸡患病时,因饮水和采食困难,产蛋量急剧下降。

  3、防治措施。

  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0.01%百毒杀饮水消毒,勤换垫料,适度放牧和运动,多晒阳光。

  要保证日粮营养物质的全面供给,在夏季高温期间及种鸭产蛋后期,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刮伤、碰伤等外伤机会,操作切忌粗暴,避免大群发生应激反应。

  产蛋期间,公母鸭比例要适当(正常比例为1.5-5.5)。

  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每天每只肌注每毫升含维生素D500单位的胶性钙1-2毫升,一次注射,连续治疗2-3天即可痊愈。也可按每天每只维生素B110毫克,贝壳粉0.5毫克,混于饲料中饲喂。

  对重症患鸭,无治疗价值的,应予以淘汰。 1、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防治措施。(通辽实用技术 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新闻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synyjs/20130422/093415234084.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