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蛙学名沼泽绿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987年由广东从美国引进。从1996年开始,笔者指导农产利用稻田开挖小土池,模拟自然生态,自繁自养美国青蛙,实践证明,小土池精养美国青蛙具有面积小产量高、投资少效益大、易管理疾病少、易捕捉上市、稻田复耕容易等优点,养殖的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小土池养殖美国青蛙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如何建设小土池
1.选择田块要选择环境安静,距农舍200m以上,水质清新,水量充足,肥力中等,保水性能强,注排水方便的田块,最好选择能够常年引用清洁水,靠近河流、水库、沟渠的田块。
2.开挖蛙池自繁自育的养蛙场要具备亲蛙池(兼产卵池)、蝌蚪池、驯养池、幼蛙及养成池。亲蛙池一般面积15平方米~20平方米,水深30cm~40cm,水陆比为1∶1,可放养8组~10组亲蛙,同时配套建造1/3面积的遮雨棚。蝌蚪池水面宽1.4m,边埂宽0.7m,水深40cm~50cm,长度因地制宜,水陆比约为1∶1。稚蛙驯养池与蝌蚪池相近,可稍小些,长宽比2∶1,面积约10平方米~15平方米,水深20cm~30cm。幼蛙及养成池与蝌蚪池相近,水位略浅,陆地面积可稍大些。
3.配套建造饲料台每池配套建造1个~2个饲料台,以做美国青蛙摄食、栖息场所。饲料台用板块钉成,用木桩固定水中。板块间留0.5cm~1.0cm缝隙以便于日常清洗。饲料台台面四周用方料钉制高度为 5cm~6cm的边框。蝌蚪池的饲料台没入水中10cm~20cm;蛙池的饲料台台面没入水中2cm~3cm,边框一半没入水中而另一半在水上,使在饲料台上的水体流动既可造成饲料晃动,又不会造成饲料漂散于水面各处。
4.设置进排水系统进水沟环绕蛙场,排水沟开挖于田块中轴,排水沟两旁依次排列各池。为了保证水质,防止场外农药等污染,并达到冬春季“晒水”的目的,可在水源处视用水量的多少建造相应面积的蓄水池。
5.修建防逃网以1.0m宽幅的密眼聚乙烯网或尼龙筛绢为材料,可耐用2年~3年。先做好蛙场四周的围栅,再做各池的防御障。具体做法是:每隔1m~2m打1根木桩,再将网衣围成防御障,围网要入土10cm。
二、如何提高孵化率
1.选择优质亲蛙晚稻收割后,挖好小土池。在亲蛙池中引进8组~10组优良亲蛙,1∶1配对产卵。为达到第一年春季产卵孵苗,要求选择二冬龄以上、体重500g左右的亲蛙,并要求亲蛙体质健壮、活泼、无病无伤、形状体态娇好、性腺发育优良。同时,应注意避免近亲繁殖。
2.制作与使用孵化网箱孵化网箱选用50目尼龙筛绢制成长方形网箱,规格长1.0m,宽0.5m,高0.8m。箱体悬挂在框架上,网箱浮于水面,箱体入水20cm~30cm,且箱体离池底以防止底泥污染。网箱在孵化池中呈“品”字排列,并用木桩固定。每箱孵化1只雌性亲蛙所产的卵粒,约9000粒~10000粒。放置卵粒前,网箱内铺1层5cm~10cm无毒无刺的青草,以待放置卵块孵化。
3.收集卵粒美国青蛙在建瓯地区产卵时间为4月底至5月中旬,水温18℃~32℃,最适水温25℃~27℃。美国青蛙为体外受精,交配通常为1天~2天,多则3天。产卵一般从黎明开始到上午9时。刚产出的卵粒既小又软,产出几分钟后变成胶质状小珠粒,连接整块浮于水面,有时附着在水草上。要及时用塑料盆捞取卵粒,迅速移入孵化网箱中进行孵化。卵块置于孵化箱青草之上,保持水面浸没卵块,并注意卵粒的方向,正面朝上而反面朝向池底,若方向错误则会严重影响孵化率。
4.孵化过程中,要确保水质清澈,溶解氧充足。孵化池的进水可采取跌水或多孔射流入池的方式,以增加池水的溶解氧。
5.适时撤箱刚孵化出的蝌蚪依靠卵黄囊提供营养,孵化出2天~3天后的蝌蚪开始摄食蛋黄滤液,每万尾蝌蚪每天投喂蛋黄1个~2个,蛋黄加水1kg~2kg制成过滤悬浮液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一般孵化后的蝌蚪经过半个月孵化箱的精心饲养,活动自如,能自由摄食,这时将蝌蚪计数后移入蝌蚪池培养,撤出网箱。
三、如何提高蝌蚪成活率
1.清池消毒在蝌蚪放养前10天~15天,用生石灰带水消毒,每年秋季干池曝晒,严寒酷冻,以消灭病原体。
2.肥水下池蝌蚪放养前5天~7天,施入经过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2kg/平方米~1.5kg/平方米,以培养天然基础饵料生物,使蝌蚪肥水下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