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药食两用野菜牛膝菊栽培技术

  牛膝菊是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辣子草、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原产南美洲,我国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有分布。牛膝菊以嫩茎叶供食,有特殊香味,风味独特,可炒食、作汤、作火锅用料。牛膝菊全株可入药,有止血、消炎之功效。我们1999年从四川引入栽培,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牛膝菊须根发达,根系分布于20-30厘米的表土层,近地的茎及茎节均可长出不定根。主茎节间短,茎基部粗0.4厘米,侧枝发生于叶腋间,生长旺盛,节间较长,每片叶的叶腋间可发生1条以上的侧枝。叶对生,卵形,长4-5厘米,宽 3-4厘米,绿色,叶缘波状,有短叶柄,叶柄长1-2厘米,向上及花序下部的叶较小,披针形,全缘或近全缘。叶及茎的表面覆盖稀疏的短茸毛。头状花序,有花梗,舌状花5个,舌片白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瘦果,长1-1.5毫米,黑褐色。

  牛膝菊喜冷凉气候条件,不耐热。广州10月播种,11月采收,可连续采收到翌年5月。夏季温度高时整株枯死。

  二、栽培要点

  广州10-11月播种育苗,把种子均匀撒播在细碎平整的苗床上,盖一层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一层黑纱,淋透水,7-10天出苗,当苗长至4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时应选择肥沃疏松的田块,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公斤或毛肥50公斤,做成宽1.5米(包沟)的高畦,按25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定植后淋足定根水,以利成活。

  牛膝菊生长快,侧枝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缓苗后,应及时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并保持土壤湿润,这样有利于茎叶生长,品质也较好。如果缺水、缺肥,不仅对其产量、品质有影响,还会使其向生殖生长转化,很快就开花结实。

  牛膝菊主要采收嫩茎叶,当苗高30厘米时,便可开始采收。第一次采收不可太低,要留一定数量的基叶使其发生侧枝,采收的嫩茎长10厘米左右。采收要及时,太迟易纤维化,还会抑制侧枝发生,从而影响产量。

  牛膝菊留种应适当稀植,并增施磷肥。前期应打顶促发侧枝,开花时应控制肥水,种子成熟后易飘散,应及时采收,装入布袋备用。(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scientech/AppliedTechText.asp?Mdid=17865&IsEdit=no&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