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泰国架豆王无公害栽培技术

  泰国架豆王是从江苏省农科院豆类研究室引进,其产量高、抗病、抗热,豆荚少筋,荚肉厚,纤维少,商品性好,品质鲜嫩。中熟、蔓生、生长旺盛、叶深绿、叶片肥大,自然株高3m,有4条侧枝,侧枝继续分枝,花白色,第一花穗着生在3―4节上,每穗花4―6朵,结荚3―5个。荚绿色,长圆形,长25―30cm,横径1―1.2cm。单荚重28g,单株结荚65个左右,最高可达110个左右,667亩产量2500kg。从播种到收嫩荚70天左右,采荚期30―40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整地

  选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pH值7.0、排水良好、经过冻垡的壤土。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复合肥40kg,敲碎、整平,作畦,四周设排水沟,沟宽80cm、深60cm。畦长40m,畦南北方向,畦宽1.3m(其中畦面宽0.8m,沟宽0.5m)。

  2播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40%多硫悬浮剂50倍液浸种2―3h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后播种,可防治多种根部病害。

  3月底挖穴直播。每畦播2行,株行距为35cm?5cm,每穴播3粒种子,播前先浇底水。播好后畦面盖地膜,膜宽90cm。

  3田间管理

  ①搭架植株甩蔓时,结合轻浇粪水,及时搭架引蔓。采用2.5―3.0m长的竹竿,搭成“人”字形,在架材的中上部绑一横档,每隔15m左右用一较粗的架材固定,增强其抗倒伏能力。蔓上架初期,以及刮风下雨后,需要扶蔓。

  ②施肥泰国架豆王生育期长,需肥量多,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花前酌施,花后勤施,盛荚期重施。

  苗期肥水过多,易产生沤根,叶片发黄,或者植株徒长延迟开花和落花落荚,前期肥水应以控为主。

  抽蔓期,茎叶大量发生,根瘤菌尚未大量形成,可结合中耕培土追施1次粪水,每667亩施1000kg,促使蔓叶生长和花芽分化。

  现蕾至初花期,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需要大量肥水,每667亩施硫酸铵10kg或人粪尿1500kg。

  开花结荚后,植株营养消耗大,应保证肥水的供应,保持土壤湿润。但此时大量根瘤已形成,固氮能力增强,应少施氮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10kg,氯化钾5kg。以后每采收2次(5天)追肥1次。喷施少量镁、铁、锌、铜肥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采收后期,如果植株不早衰,而气候条件适合其生育时,可适当再追肥1―2次,以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③田间湿度管理及杂草防除开花期相对湿度在50%以上为宜,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干旱或雨水过多会引起落花落荚,须注意浇水及排除田间积水。整个生长期应及时拔除病株和杂草,疏去黄叶,增加光照,加强透风。理顺荚条,防止因机械阻碍引起的畸形荚发生。

  4病虫害防治

  ①美洲斑潜蝇可用40%七星乳油600―800倍液,或90%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一般于发生高峰期每5―7天施药1次,连续施3次。

  ②豆荚螟可用复方荚虫菌粉剂500倍液,或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从始花期开始喷施,每隔5―7天喷花蕾1次,上午8∶00―10∶00开花时施药最好。

  ③白粉虱、蚜虫可用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3%克螨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兼治蚜虫。用大蒜汁(取紫皮大蒜250g,加水浸泡30min,捣烂取汁,加水稀释10倍左右,立即喷洒)可防蚜虫。辣椒水(取干尖辣椒50g,加水1kg煮沸15min,过滤取上清液喷洒)可防白粉虱、蚜虫。

  ④叶螨可用克螨特8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或1.8%虫螨克可溶性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叶螨时立刻喷药,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施3次。

  ⑤锈病于发病初期,喷25%百科乳油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50%胶体硫100―15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施,隔10天左右施药1次,连续2―3次。将菜籽饼100g捣碎,少量热水浸泡2.5h,过滤加水3kg喷洒,可防锈病。

  ⑥灰霉病发生初期喷施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1%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也可防治。

  ⑦炭疽病可用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或百菌清粉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施,每隔7―1天1次,连续喷3―4次。

  ⑧细菌性疫病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100万单位新植霉素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⑨根腐病、枯萎病对于发病严重地块要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采用高垄栽培,防止田间积水。于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5采收

  及时采收,保证荚果鲜嫩,品质佳,产量高。6月上旬采收,7月中旬结束。采荚多在清晨进行,标准是荚的腹逢线尚未凹陷。(江苏农业信息网)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scientech/AppliedTechText.asp?Mdid=17758&IsEdit=no&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