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红薯与马铃薯不宜同窑储藏

  一些农户对红薯与马铃薯生性不甚了解,为图省事,常常把“两薯”堆储一窑,结果不是马铃薯发芽变青,就是甘薯僵心坏死。

  红薯、马铃薯虽说都是薯类作物,但它们确有所不同。从亲缘与形态上说红薯属旋花科植物,收获对象是其块根;马铃薯属于茄斜,收获对象是块茎,因为它的薯块不是由根膨大而来,而是由地下横走茎(类似于地上的侧枝)膨大形成。红薯原产于美洲中部或南美洲北部的热带地区;马铃薯的老家却在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和秘鲁)的安第斯山区,该地气候冷凉。二者的生长和薯块贮藏的适宜温度明显不同。

  在贮藏红薯时,为了预防黑斑病、软腐病等入侵薯块,一般入窖后先将窖温提高到 34--37℃、相对湿度85%上下,并持续4天左右,以使薯块在挖掘时所造成的伤口尽快愈合,防止染病,生产上称之为高温愈合。在此之后窖温一般掌握在 10--15℃,相对湿度85%--90%,这样能使薯处于相对稳定的休眠状态。如窖温低于9℃时间过长便会发生冷害,使薯块的贮藏性减弱,易发生僵心或腐烂。如果窖温在3--6℃,6天就会表现出冷害然后发生干腐。当然如果温度高于15℃,薯块呼吸会加剧,大量消耗养分和水分使薯块减重,并且易造成病菌蔓延,导致薯腐或发芽。

  马铃薯贮存期间的最适宜窑温为2--4℃。温度高于5℃,块茎的呼吸作用强水分消耗比干物质耗量大,所以出现表皮皱缩现象,尤其是在通过休眠期后块茎芽眼中的幼芽便开始萌动,12℃以上块茎便大量抽芽。一旦出芽,其芽眼周围便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碱的毒素,对人畜有害,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品质。所以发了芽的薯块一定要将芽眼周围的薯肉挖掉才能食用。薯快发芽变青严重时只好全部扔掉。至于窖内温度,马铃薯与甘薯类似,以 85%--90%左右为宜,湿度不够也会发生皱缩,影响食用和种用价值。湿度高时霉菌容易发生,甚至造成块茎腐烂。由此可见,红薯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的要求相差较大,倘若硬把它们放在一起,那么迁就了马铃薯就害了红薯,满足了红薯就坏了马铃薯,甚至造成两败俱伤。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scientech/AppliedTechText.asp?Mdid=14676&IsEdit=no&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