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小麦吸浆虫的研究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毁灭性害虫。1950年着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观察试验,掌握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找到了防治方法,并鉴定出在关中地区为害的有麦红吸浆虫及麦黄吸浆虫两种‘前者数量大,分布广,为害性大,后者分布、数量少,为害小,在防治上以前者为主。

  经研究证明,吸浆虫在土中越冬,抽穗期出土羽化,扬花期产卵于护颖、外颖间,幼虫沿缝隙入侵,加害子房,小麦成熟前,幼虫借助雨水落人土中。同时鉴定了小麦抗虫品种——“6028”,经大面积防治证明,用“六六六”粉处理土壤及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撒杀虫,效果显著。

  小麦吸浆虫的研究,在我国第一次揭示了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及其发生规律,鉴定了小麦吸浆虫的种类,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制定了调查统计、测报方法及防治对策。

  通过此项研究成果的运用,使过去在关中渭河沿岸为害严重的小麦吸浆虫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对全国小麦吸浆虫防治问题的解决,也起了一定作用。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kj/cgtj/121562.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