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种一种节约用水,适于机械化作业、应用化学除草技术的新栽培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适应京郊及华北地区春旱、夏秋涝的气候特点,较好地解决北方雨量少,年际降雨量变幅大同扩种水稻、保证水稻稳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彻底改变了稻区社员“三弯腰”的状况,为北方水稻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5年来,先后进行了一季春稻、麦茬稻和麦套稻旱种技术研究。一季春稻旱种,一般亩产可达450千克上下;麦套水稻旱种,水稻亩产可达350千克上下;麦茬水稻旱种,亩产可达300千克左右。在技术上主要解决了六个关键问题:①选用顶土力强、耐旱、灌水后长势恢复快、适于旱种的良种如“京引47”、“京引 134”等;②提高播种和整地质量,保证浅播;③地块安排避免水旱干扰;④增施有机肥和磷肥;⑤开始灌水适期(6月下旬至6月底);⑥播后出苗前用高效除莠剂“草枯醚”处理土壤,以及出苗后用“敌稗”、“杀草丹”处理。
几年来,配合示范推广水稻旱种技术,还试验成功机引24行条播机机播、改装多喷头机动(除草剂)喷雾设备以及行间机动深层追肥机等,为适应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水稻旱种能较好地解决春旱缺水矛盾,较常规育秧移栽省水一半以上,而且省工。
1977年水稻旱种已在京郊及华北部分地区(河北、山东、天津)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闻来源:http://www.cast.net.cn/kj/cgtj/121589.s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