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农药残留污染可望通过纳米技术改观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农药残留污染可望通过纳米技术改观

  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研究”2月24日启动,传统化学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等弊端可望通过纳米科技得以改观。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崔海信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目前常年发生农业病虫害100余种,每年化学防治面积70亿亩次,农药年使用量达200多万吨;每年农药产量超过300万吨(折原药),产值2000多亿元。农药成为保障农业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高效、低残毒的制剂比例不高,高附加值农药仍然依赖进口。表现为,传统农药剂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急待改善:分散性差、沉积性差、生物活性低、降解缓慢,靶标作物利用率不到30%,有害生物受药量不足0.1%。导致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生态退化。因此,发展绿色农药制剂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崔海信强调,纳米科技是缓解农药残留污染的重要手段。纳米材料因其小尺寸、大比表面积、可修饰性,而使纳米载药系统具有水基化以提高分散性、载体包封以增强稳定性、靶向传输以提高利用率、可控释放以延长持效期、催化降解以降低残留量等优点。

  该项目将针对改善难溶性农药的水基化分散特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改善农药的叶面附着、滞留与覆盖性能,提高有效利用率,减少流失;改善农药对靶标昆虫的作用方式、虫体侵入途径与效率,提高生物活性与毒杀效果;加速农药残留物降解过程, 改善其环境行为与生物安全性,减少农产品残留与环境污染。力争用五年时间,揭示利用纳米材料与技术改善农药剂型功能,提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作用机制,突破农药剂型创制的理论制约瓶颈;建立高效、安全与低成本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发展绿色纳米农药新剂型设计模式,推动我国绿色农药产业发展,缓解农药食品残留与环境污染。(来源:科技日报)

  新闻来源: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226/c1057-24463573.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angm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