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根肿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它危害白菜根部,从而导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萎蔫呈失水状,严重时枯萎死亡。这种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6至7 年之久,在田间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具传播,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靠大白菜根或带菌泥土的转运。
土壤偏酸性,气温18至25℃,土壤含水量70%至 90%,是发病的最适条件。根据大白菜根肿病的主要病状及发病条件,其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措施:重病地要和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6年以上轮作,并要铲除杂草,尤其是要铲除十字花科杂草;收菜时彻底清除病根,集中销毁;发现少数病株,及时清理,随之用15%生石灰水浇灌病株;在低洼地或排水不良的地块栽培大白菜,要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形式;酸性土壤应适量施用生石灰,将土壤酸碱度调节至微碱性。
2、药剂防治:每亩用70%氯硝基笨可湿性粉剂2000至3000g加细土50kg拌成药土,播种前沟施或穴施;也可用75%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用液0.3至0.5千克。(罗华珍 金农网)
编辑:张超
新闻来源:http://nongyao.xn121.com/news/2013/1/7/20131711225328241.s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