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小麦进入肥水管理关键期

  气温回升,正是进行春季肥水管理和麦田第一次“一喷综防”的好时期。河北省行唐县技术指导员石晓燕来到自己的科技示范村,召集示范户到麦田,现场查看小麦苗情、长势和田间病虫草的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就部分病害的症状识别进行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建议:

  1.按苗情分类,科学运筹春一肥水。根据今年播种晚、群体小、苗情基础较差的特点,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要以促为主,适当早管,以早管促早发,争取春季分蘖成穗。对于单株分蘖在2-3个、亩总茎数在40-60万的主体麦田,应在起身期进行;对于亩总茎数在40万以下的麦田,切忌盲目早管,应在新根、新蘖长出时进行;对于单株分蘖在3个以上、亩总茎数在60万以上的麦田,应在起身末拔节初期进行。同时要根据地力、底肥施用量,科学确定春季氮肥追施量。一般随浇水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碳铵50-60公斤)。

  2.及时搞好麦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小麦拔节前应结合春一水进行麦田化学除草(如:麦瓶草、荠菜、播娘蒿等)和苗期病虫害(如:根腐病、纹枯病、早期麦蚜、麦蜘蛛、麦叶蜂等)一喷综防。可以亩用10%苯黄隆10—15克加12.5%禾果利2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70%甲托 800倍液)加5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40%辛硫磷600倍液),对全田的麦垄进行均匀喷雾。此外,个别示范户麦田发现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可加入6.9%骠马乳油每亩50毫升、3%世玛(甲基二磺隆)乳油,亩用25-30毫升。

  3.搞好春季化控。由于大多数示范户种植品种为师栾02-1,加之肥水管理偏早,可能造成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对此亩用多效唑30-40克,对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起到降株高、防倒伏的作用。(农民日报)

  编辑:解骅

  新闻来源:http://nykj.xn121.com/xnzs/zzl/1707221.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qcy]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