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首页  >  资讯  >  农林牧渔

王满意:以“产品创新”为矛,突破粮油加工业“调整期”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数字科技馆 (记者 毕孝斌)“截止至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完成了12连增,这是个伟大的数据。但受到宏观经济以及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粮油加工业任然存在不小的压力。在我看来,只有进行产业创新,打造好产品,企业才能够顶住压力,找到出路。”25号,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加工应用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满意在天津如是说。
  11月25号,由中国粮油学会等四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环渤海粮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会上,王满意做了以“粮油产业经济新常态下研发创新工作的问题与方向”为议题的主题演讲,系统的阐述了目前我国粮油产业研发创新工作的现状,并为该项工作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王满意指出,目前我国粮油产品的种类日渐丰富,但在加工环节上存在着产能过剩以及利润相对较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粮食产量、粮食收储政策、国外粮食生产、粮食贸易等密切相关。粮油加工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调整期”。在这样的新常态下,粮油加工业如果要想寻找出口,就必须要在产品研发以及创新工作上加以“着力”。
  “如果说在之前我们粮油加工业拼的是设备,是布局,那今天我们拼的一定是产品。”王满意说“企业对于产品的定位,决定了产品的市场表现,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去确立粮油加工产品的定位,并对产品进行优化转型升级。”
  在已经树立产品意识的基础上,企业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呢?王满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要以增加研发投入为根本”在说到这一点时,王满意举出了华为集团积极增加投入创新的例子:“华为在近几年对研发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它能够在今天自研芯片、进军5G,也全都是归功于对研发的重视。”接着,他又提到了“提质增效”这一概念,并列举出了多种提质增效的具体方法,如余热回收,节水,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等等。
  在营销方面,王满意认为企业须以市场为导向,要做到明晰“先有市场,后有产品,再有工厂”这一概念,以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企业的需要。在主题演讲的最后一个环节,王满意对发言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好产品的诞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呼吁广大粮油加工企业能够在经济性常态下努力践行创新研发工作,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本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cn)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责任编辑:毕孝斌]
layui

查看更多
分享到:
©2011-2025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61202_481640_tao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