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随意丢弃口罩的现象也多了,路面上、共享单车车筐里、绿化带上……经常可见一抹淡蓝色。甚至有人将用过的口罩随手挂路边的小树上,隔离栏杆上。
从进入学校起,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的特殊情形下,废弃口罩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垃圾,归类于特殊医疗垃圾也不为过。使用过的口罩在阻挡病毒或病菌传播,提供防护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一件病毒或病菌的载体。一只弃置口罩看似不起眼,如果携带了病毒,就会成为一个危险的传播途径。去年一项研究证明,口罩的主人如果确诊印度变异毒株,而这个口罩若被挂在栏杆上随风吹,路过的行人感染概率是1%-5%。
扔在共享单车车筐里的一只弃置口罩,如果携带了病毒,那么这辆共享单车可能会成为一个传染途径。在我国的疫情防控中,通过流调摸清每一条感染链是精准防控的重要手段。如果一辆共享单车成为感染链上的一环,给流调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形成一次摸不清头绪的疫情也并非危言耸听。不经意间的一个不文明习惯,形成的经济代价、社会代价或许难以估量。
近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制了20种疫情防控违法违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明白纸,其中一条为:若乱扔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是包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即便不能像医疗垃圾一样得到严格处理,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把用过的口罩放进垃圾箱内;路上没有垃圾箱,就带回家里放进垃圾桶,切不可随手丢弃。一只小小的口罩,在疫情时期,关乎的不仅仅是文明,而是一份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太原晚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赵丽娟]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