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南京土壤所揭示蚯蚓富集土壤汞的过程

 

  尽管汞能沿陆生食物链放大,但汞在陆生无脊椎动物的富集过程尚不清楚。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底栖生物,被视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党菲运用活体暴露实验和体外萃取实验研究了土壤性质和蚯蚓消化过程对汞(尤其是甲基汞)富集的影响。

  蚯蚓暴露于六种不同类型的汞污染土壤中。混合效应模型表明土壤TOC和pH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汞的生物有效性,两者能够解释蚯蚓体内68%的总汞变化和52%的甲基汞变化;且蚯蚓体内总汞和甲基汞与土壤TOC呈负相关,与土壤pH呈正相关;体外萃取实验表明蚯蚓肠液可以萃取土壤中8.3-18.1%的甲基汞和0.4-1.3%的总汞,而且蚯蚓肠液比CaCl2的萃取效率更高。这说明传统的CaCl2萃取法可能低估了蚯蚓对汞的吸收能力。结合蚯蚓较高的土壤摄食量,生物动力学模型预测的蚯蚓体内MeHg浓度为实际观测值的27-99%,说明土壤摄食是蚯蚓富集甲基汞的重要途径。因此,在MeHg的陆生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不仅应考虑污染土壤间隙水中的MeHg,而且要考虑土壤颗粒结合态的甲基汞。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559,41273087)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041)联合资助。相关成果以题为Soil geochemistry and digestive solubilization control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in the earthworm Pheretima guillemi 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上在线发表。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syky/201504/t20150424_4343609.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