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水果保鲜:乙烯信号“开关”找到

  记者近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郭红卫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植物激素乙烯信号转导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了由EIN2蛋白调控的新的乙烯信号转导机制。应用该成果,将可以人为控制乙烯信号“开关”,让植物抵御各种环境因素的胁迫,或延迟果实的成熟和农作物的衰老,为农业生产实践服务。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细胞》杂志。

  植物激素乙烯因其具有促进香蕉、番茄等果实成熟的作用而为人们所熟知。植物自身可以产生乙烯,并用其调控诸如种子萌发、花与叶片的衰老和脱落、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等生长发育过程。采摘后的果实会因产生大量的乙烯导致过熟从而大大缩短仓储期和货架期;不利天气因素和严重的病虫害会诱导农作物产生大量的乙烯进而导致早衰减产,这些都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鉴定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乙烯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调控组分,其中,EIN2是植物响应乙烯的核心正调因子,其功能缺失会导致植物完全丧失乙烯反应,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单基因缺失突变导致乙烯完全不敏感的突变体。自EIN2基因于1999年被克隆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定位于内质网膜的EIN2蛋白是如何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的。

  郭红卫团队的研究发现EIN2蛋白在细胞质中的一项新功能,并揭示了一条新的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同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植物信号转导领域第一次表明mRNA的3’UTR非编码区像一个“感受器”感知上游信号并向下传递,对植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编辑:侯茜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kj/201511/t20151102_4452161.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wj]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