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热门搜索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科学家揭示脱落酸通过调控叶片衰老提高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研究中心以及美国普渡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破译了植物激素脱落酸(ABA)通过调控植物叶片衰老,促使植物对水分养分进行源库的再分配,从而提高作物抗旱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表明,ABA受体PYL9和经典的下游复合体PP2C/SnRK2共同传递ABA诱导的衰老信号,通过对下游转录因子ABFs和RAV1的磷酸化激活促进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最终导致“源”组织老叶衰老,同时增强了植物“库”组织的渗透调节能力。这一发现于2月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分布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目前的全球暖干化将加剧干旱胁迫。脱落酸ABA作为一种胁迫激素,是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重要调控因子。在干旱胁迫下,ABA信号通过其受体PYL蛋白家族抑制PP2Cs蛋白的活性来调控ABA信号通路。但ABA如何帮助植物忍耐干旱的分子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

  在拟南芥中,ABA受体PYL家族共有14个成员,除PYL13之外都能响应ABA。为了利用PYL成员间的差异更好地改良植物的抗逆性,朱健康研究组利用不同的启动子控制14个PYL在拟南芥和水稻中的异位表达。研究发现胁迫响应的启动子pRD29A控制的PYL9过表达能最有效地提高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存活率。实验表明在两周的干旱处理下,野生型水稻的存活率为10%,而各转基因水稻存活率在50%以上。分子机制解析表明,ABA受体PYL9和经典的下游复合体PP2C/SnRK2共同传递ABA诱导的衰老信号,通过ABFs和RAV1转录因子诱导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老叶衰老。

  在ABA处理或者干旱胁迫下,pRD29A::PYLs转基因拟南芥和水稻的老叶快速黄化衰老。一直以来,ABA是否直接诱导叶片衰老有着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ABA是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从而促进衰老和脱落,然而科研人员用乙烯信号不敏感突变体证明了ABA诱导的叶片衰老不依赖乙烯的合成。该研究通过对ABA信号诱导叶片衰老分子机制的解析,解决了长期的争议问题。

  叶片的衰老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细胞死亡的过程,存在着营养和水分向“库”组织的转移。研究发现pRD29A::PYL9转基因增强了植物“库”组织的渗透调节能力,而作为“源”组织的衰老叶片失去了渗透调节能力。通过这种调节,植物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向“库”组织优先转运,促进植物的存活率和物种的延续。

  该研究解析了ABA受体调控植物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也加深了对植物源库关系调控机理的认知。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经费的支持。

   pRD29A控制的PYL9过表达能提高拟南芥和水稻的抗旱性。(A)pRD29A::PYL9增强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对于在土壤中盆栽的3周龄植物,停止浇水20天模拟干旱处理,然后在拍照前对植物重新浇水恢复2天。照片拍摄时间分别为:复水前7天(左),复水日(中),复水后两天(右)。(B)与Col-0野生型相比,pRD29A::PYL9转基因拟南芥的离体叶片失水较慢。(C)与Col-0野生型相比,pRD29A::PYL9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情况下植物电解质渗漏较慢。(D)pRD29A::PYL9增强了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对于在土壤中盆栽的4周龄水稻,停止浇水14天模拟干旱处理,然后在拍照前对植物重新浇水并恢复14天。 

  编辑:叶瑞优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syky/201602/t20160202_4529742.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zhangjiaw]
 收藏:0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 2011-2017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